聽聞公主出閣一則是為了大清與科爾沁的聯姻,二則是為了給胤禛祈福,老百姓們都真心實意地叩拜老天爺與各路菩薩神明等保佑胤禛聖體安康,故此一路上走來都是老百姓們焚香祈拜,三呼萬歲,場麵壯觀非凡。
胤禛得知也是喜不自禁,下令免除京城百姓的一年稅務,對於窮人乞丐等是開倉散米等等善舉,午時如日中天之時,迎娶的隊伍才正式地進入紫禁城內,胤禛寵愛公主故此讓世子從大清正門如紫禁城,這是大清皇帝在迎娶皇後時所走的宮門,迄今為止隻有順治帝的廢後、康熙帝的赫舍裏皇後才從大清正門入宮,這是也是空天絕後的榮寵。
胤禛的意思是等公主與額駙行禮完畢,三日之後返回怡親王府時,讓公主與額駙從大清門出宮,那麼和碩和惠公主就是從大清門嫁出去的公主,將會是大清史上第一位從大清門出嫁的公主了。
入紫禁城後,先要到欽安殿與神樓叩拜大清的列祖列宗,到了黃昏之時才到鳳鳴軒迎娶公主,隨後叩拜帝後,行大禮,朝拜後宮嬪妃、叩拜各房長輩、接受眾奴仆的朝拜等等繁文縟節之後便是送入洞房。
一日下來,別說這對要扣扣拜拜的新人累得苦不堪言,我們這些等著看行禮的人也是累得骨頭都散架了,更別說我還一夜沒休息,心中又對弘曆放心不下,更是體力難以支撐。
弘曆作為兄長也接受了和兮與世子的朝拜,弘曆強顏歡笑地朝世子道:“妹婿,這可是我們大清的明珠,若是在你們草原受了半點委屈,你可要小心了……”
世子陪笑道:“謝四阿哥提醒!能娶公主為妻乃布塞騰三生之幸……”和兮自始至終躲在大紅蓋頭這下,旁人看見的總是那紋著鳳凰的喜慶紅蓋頭,被兩名侍女一左一右的扶著,如同一個木頭人一般,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也沒有發出任何的聲音,說過任何的話。
新人送入洞房之後,那些年輕的兄弟姐妹自然還要去鬧一鬧新房的,鳳鳴軒內燈火通明,角樓上掛滿了紅豔豔的燈籠,照耀著鳳鳴軒熠熠生輝,如同白晝,四周綻放起了五顏六色煙火,比起春節要熱鬧得多了。
宮中的人都去看熱鬧了,為了慶賀公主額駙新婚還特意請了特技表演,太監、宮女、侍衛等統統都如同脫了韁繩的野馬,丟了往日的規矩,真真正正的歡躍一堂了,而我,好似已經看不慣這些熱鬧的場景了。
頌芝、百合、爾雅、元露等我身邊伺候的人也統統被這繁花似錦熱鬧非凡的場麵給吸引住了,我也沒理由讓她們留在我的身邊而錯過如此熱鬧的日子,我便孤孤單單地一人呆在翊坤宮內,感覺很累卻無法休息,隻能靜靜在這鬧市之中冥想。
本想去重華宮看看弘曆,但是聽聞太過高興多喝了幾杯已經沉沉欲醉地睡過去了,便也沒有打擾,依我之見不過是借酒消愁罷了,那長相守的笛子我已經暗中派人安置在公主的嫁妝之中,想必到了蒙古,公主整理行裝之時就能發現了。
撐著頭靠在貴妃椅上,想起昨日怡親王對我講述的話,心中的漣漪一輪連著一輪無法褪去,胤禛並非無情之人,他是對自己的原配太過多情了,想起那夜醉酒睡夢之中的那人的話:“可知道作為男子,雖然能娶三妻四妾,可惜也許娶不到自己心儀的女子;男子能上戰場奮勇殺敵,也許殺的並非是真正的敵人而是自己的親人;男子可建功立業,也許也並非順著自己的心意做事;至於策馬奔騰、翱翔四海?不過與你借酒消愁一般了,心中有著說不出萬古愁,不得不為自己找些事情而已,不過是為了排解心中的鬱悶罷了。”
是不是人人都有自己的迫不得已與情非得已,我是不是該站在胤禛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他做下那個決定的時候是不是也痛苦呢?我懷中的骨肉不也是他的親生兒子嗎?他就真的是那麼的無所謂嗎?還是忍痛而為之,我是否不該如此恨他呢?
“娘娘吉祥!”蘇培盛的聲音打破了我的冥想,微微睜開眼睛,見他正跪拜在我的麵前,我捏了捏頭悠悠道:“起吧!蘇公公此時不去看熱鬧來翊坤宮作甚啊?”
“娘娘說笑了,奴才來翊坤宮還能有旁的事兒麼?皇上想念娘娘了,故此命奴才接娘娘去養心殿說說話兒……”蘇培盛賠笑道,如此大喜的日子,他不與皇後一同度過,為何會找我呢?
“可是皇上的病情加重了?可傳了太醫?”我問道,卻已經分不清其中有幾分是關懷,幾分是緊張了,關懷他的身子是否微恙,緊張他是否會撒手人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