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那侄女兒呢?”
“可嫻啊!哈,還是個孩子罷了,整日裏嘻嘻哈哈的,無憂無慮的,偶爾總是羨慕他,一天到晚嚷著我給我生個孩子,卻連孩子是哪裏來的都不知道?還是會為了跟永璜搶食兒吃,鬧得王府裏烏煙瘴氣的。”說起可嫻,弘曆的嘴角竟然會攜帶著一絲絲的笑意,可見這個天真爛漫的孩子給他帶來了不少的樂趣。
“那你的新福晉高采和很是好吧!”提起高采和弘曆嘴角的那一絲絲笑容又不見了,許是這個女子可以令他想起和兮來吧!淡淡地道:“采和是極好的!”之後便沒有了別的言語。
我感歎道:“看來你的這個幾個福晉都被□□得很好,不至於如同我們當初一樣,做出些什麼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的事兒來?兒子,這是你的福氣啊?”想當我們在王府的時候,雖然沒得宮中那般厲害,卻總是有著些摩擦的,若說是家務寧日,也未必不可的。
“思妍文靜體貼,苼瑤端莊大方,可嫻天真燦爛,采和巾幗不讓須眉,都很好!”再好又能如何,都不是他心中的女子。
“怡親王薨了,和兮該回來了吧!你們見麵了嗎?”本來不想問的,但是我心裏也是十分掛念和兮的,不知道他在蒙古過得是否愉快?
“和兮懷了身孕,皇阿瑪擔心她的身子不讓人告知她,故此沒有回京奔喪……”原來如此,不知道胤祥是否知道這個消息,他的愛女懷了孩子,他要添個外孫了,可惜,他再也見不到了。
“她在內蒙過得好吧!”
“世子自然是待她極好的,隻是她的身子,到了內蒙多有不便,寒症發過了好幾回,皇阿瑪想著接他們夫妻來京城居住,她總是拒絕說什麼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然已經是科爾沁的兒媳婦了,怎麼還可以住在京城呢?我想她這輩子都不想回到了京城了,這輩子都看不見那群林盡染的香山楓葉了。”苦命的孩子啊?每當想起弘曆與和兮,我便覺得我承受的那些都不算什麼了。
“罷了罷了,她過得好便是了,你啊,該放下就放下吧!”我安慰地拍了拍弘曆的肩膀,弘曆挑嘴一笑道:“本來都放下了,額娘非要提起,怎麼辦呢?”
我深歎一口氣道:“那就當額娘什麼也說吧,咱們此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得好好地走下去,好好地過下去。”我走到了梳妝鏡前,感覺自己一下子老了很多,是啊,心愛的男子不在了,我能不憔悴嗎?能不老嗎?
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裏,京城四麵八方都有著謠言,說是京城內有一個“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下了凡塵,專門救濟貧苦百姓,為他們消災解難,施粥布米,散些錢財,讓他們解除燃眉之急,甚至還傳言她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名聲一日大過一日,廣受京城貧苦百姓的愛戴與敬仰,更有人在京城各處建立起了廟宇,侍奉朝拜!
這傳說中的觀世音菩薩自然就是我了,在窮人堆裏待過故此知道了些民間疾苦,於是便與弘曆商議,散去些錢財好好地收買百姓的心,若是傳入宮中,胤禛自然會留意的,到時候隨意找個人提議讓我入宮朝見,或者讓胤禛出宮微服私訪,那我們的重逢便就是水到渠成了。
隻可惜要救濟難民隻要善心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真正的拿出些錢財來,弘曆幾乎是傾盡所有讓所有的錢財都給了我,但是這些還是不夠的,不由想起當日我命頌芝與淩柱在外招攬錢財的事兒來。
當時就是擔心有一日會東窗事發,故此打發襄嬪身邊的侍女月息出宮的時候,命她將我的一部分錢財放在錢莊裏存了起來,大概有十萬兩的銀票,我在高,她在低,我也不怕她跑掉了,即便是天涯海角,她又能跑到那裏去呢?
讓弘曆派人去找,果然,她沒有那個膽量敢私吞我的財產,於是便有了資本,那些貧苦百姓們整日裏飯都吃不飽,突然有人肯出錢資助他們幫助他們,他們怎麼會不說好的,久而久之,我這個“活菩薩”的名聲就是越來越大了。
而這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時候,老天爺給我送了一份大禮,雍正八年八月,正是怡親王薨了一百日的日子裏,京城竟然發生了地震,百姓死傷無數,許多民舍倒塌,天崩地裂,沙土流失,山上的樹木、稻田裏的穀子、積存的糧食,牛羊生禽等等都損失不少,胤禛作為一國之君自然因為這天災而焦頭爛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