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列雍正十大罪狀 2(1 / 2)

二、譴責雍正帝是失德的暴君。列出雍正帝謀父、弑兄、屠弟、貪利、好殺、酗酒、□□、懷疑誅忠、好諛任佞十大罪狀。這麼多的罪狀,根本無資格當皇帝。

三、指責雍正是用陰謀詭計而篡位的。因而天地不容,使天下“寒暑易序,五穀少成”,出現“山崩川竭,地暗天昏”。百姓饑寒交迫,流離失所,屍橫遍野,反清憤忿,一觸即發。

第一條與第三條好似反的都是大清朝,但是力度卻並不到,中間譴責雍正是失德的暴君才是主旨。

謀父,是說胤禛的皇位並非是先皇正大光明傳下來的,先皇在世之時,並沒有宣布胤禛為儲君,而且先皇在駕崩之時,胤禛率先去了暢春園,事後是由隆科多宣布的先皇遺言,不由想起了當年隆科多臨死前的話。

他說:“皇上,皇上留下了、留下了、聖旨……但是、但是沒人、知道、知道在哪裏?”,他還說了“殺人滅口”四個字,而且他在臨死前還提起哥哥,皇上殺了哥哥,又想著殺害隆科多,而當初將他捧上皇位的剛好是哥哥與隆科多,那胤禛要整治他們並非是因為他們功高蓋主,而是為了殺人滅口。

想到此處不由心中一驚,感覺有些不可思議,胤禛的心中到底還隱藏著什麼呢?莫非他當真如同隋朝的李廣一般謀害了自己的親生父親,然後登上了皇位嗎?

殺兄,是說胤禛殺了廢太子,說是覺得自己不是嫡子,不是正統,故此要殺了名正言順的嫡子,以絕後患,加上胤禛登基的第二年廢太子就在鹹安宮病逝了,於是以訛傳訛說是胤禛暗中下的毒手。

弑弟,是說胤禛殘忍地殺害了八爺與九爺,還囚禁了自己的親弟弟,目的是為了對付自己的政敵,不顧兄弟手足之情,忍心殺害,乃是慘無人道的暴君。

貪利,好殺,酗酒,□□等幾大罪狀我感覺是子虛烏有的,雖然我覺得他的心腸很黑,但是在於這些事兒上,並沒有外界傳言那般,貪利隻不過是說他沒收了廢太子、八爺、九爺、十四爺等人田地房屋,將他們的妻妾們有兒子的推給了兒子,沒兒子受內務府供養。

好殺是說,雍正六年時,因為皇太後的死將所有的死囚一次性殺害了,故此說他殘暴,我倒是認為,那些本來就是死囚,隻不過是提前處決了而已,哪裏來這麼大的罪過呢?

酗酒,這一點,我個人也是比較公眾的,誰沒有借酒消愁的時刻,我見過胤禛醉酒的樣子,若非太過壓抑,太過煩悶,她也不會借酒消愁的,平明百姓怎麼喝酒鬧事就不算了,一國之君難道就不能有點壞習慣,這一點有些吹毛求疵了。

□□,這一點,作為紫禁城內的後宮嬪妃,我不得不說一句,胤禛已經夠節製了,至少沒有因為寵幸哪個嬪妃而耽誤了國家大事兒,更沒有如周幽王那般烽火戲諸侯,和妃離開的時候也並沒有發怒,隻不過是病了一段日子,如果暴君,怎麼會沒有殃及魚池呢?

那麼多後宮嬪妃,他總不能都晾著吧,普通官員還有幾房妻妾呢?作為皇上也該有自己的生活啊?總不能一日十二個時辰都在那龍椅上坐著看奏折吧!

“真是的,也不知道是誰造出的謠言?”我有些憤憤不平地說道,卻不知道是在為胤禛抱不平,還會為後宮女子抱不平,憑什麼我們這些宮嬪們要背負上禍國殃民的罪名呢?

如西施,吳國滅亡跟她有何關係?如褒姒,是她讓周幽王去烽火戲諸侯的嗎?如陳圓圓,如董鄂妃,我不明白為何我們女子要承擔這些罪名呢?

“娘娘,請喝茶!”碧痕端著安神茶輕輕地擱在我身邊道,弘曆一副冷冷地臉看著我,看似認真地聽著我的分析,實質上,眉頭深鎖,我想著他未必就能跟著我的思緒,隻怕心裏不知道琢磨什麼呢?

“不必了,四阿哥不必喝安神茶……”碧痕正想端著茶擱在弘曆的麵前,卻被我攔住,輕輕擺手示意他下去,弘曆這才回神過來,朝我問道:“額娘心中,皇阿瑪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雙眼凝望著碧紗窗外,好似思緒就停在這一刻,他在我心中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嗬嗬,挑起嘴角淺淺地笑了笑,也許是因為我對他已經沒有感情了,故此我倒是不知道他在我心中到底是怎麼樣的人?或許他在我的心中已然不是個人了,是帝王,是君主,身子可以說是魔鬼,他毀了我的一切,毀了我的家,殺了我所有的親人,他還讓我終生不育,永生永世都不能生下孩子,還害死了腹中的胎兒,更重要的是,他害死了我的胤祥,想著想著,我內心便驚起了一層層恨意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