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公園一遊(1 / 2)

越秀公園由主峰越井崗及周圍的桂花崗、木殼崗、鯉魚崗等七個山崗和北秀、南秀、東秀三個人工湖組成。全公園內山水相依,風光自然。亭、台、樓、閣、廊、榭等園林景點,極富嶺南特色。每年的春、秋兩季公園會舉辦的花卉展,曆年都有眾多遊客前來觀光。剛好這段時間正好是花卉開放的時候,所以李哲前往公園的時候,正是花展舉辦的時候。李哲到達公園的時候,下車就被嚇了一跳,熙熙攘攘的人群,瞬間淹沒了李哲,被人群圍擁著,李哲進入了公園裏,進去之後,越往裏麵走,人群就變得稀少起來了。

越秀公園的主體就是越秀山,越秀山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名山,早在秦漢時期,就是廣州的風景名勝地。兩千多年前,在嶺南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南越王趙佗,就曾在此山大宴群臣,並盛情款待漢高祖劉邦派來的使者。越秀山上有越王台舊址,相傳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趙佗都要到這裏登高遊樂,隨行官員在台上跳起越族歌舞,故又名歌舞岡。

南漢時期,南漢主曾以越王台為遊宴場所,在登山路上廣植奇花異木,稱為“呼鑾道”,道旁遍植金菊、芙蓉,南漢君臣常在此歡度良宵。

到了宋、元、明時期,越秀山已經成為廣州的一個較為著名的景區,如粵台秋月、粵秀鬆濤、象山樵歌、粵秀連峰、鎮海層樓等,曆代“羊城八景”無一例外地把越秀山作為重要的景區列入。

而每年的花卉展也是在這個地方舉行,想到花卉展這麼火熱必定是有很多人前去觀看,李哲放棄了去的想法,當然了李哲本來選這個地方遊覽的原因就不是來看花卉展的。

避開了擁擠的人群,其他地方都顯得有些幽靜,不過沒關係,李哲真好喜歡這個幽靜的環境。

越秀公園是山的公園,越秀山屬白雲山餘脈,東西部延約3公裏,海拔七千米。曆史上又名粵秀山、越王山。明代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民間又常稱之為觀音山。

越秀山是廣州的風水寶地,從地理形態看,廣州負山帶海,北倚五嶺餘脈九連山,南臨伶仃洋;左有羅浮山,右有青雲山作為“朱雀”、“玄武”拱衛並延伸至廣州的白雲山和越秀山。從地圖上看,白雲山和越秀山像巨大的蒼龍,在珠江畔,形成“飛龍吸水”之勢。

越秀山不愧是廣州的風水寶地,常言有道: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古人這話確實說的很有道理。越秀公園是廣州市城市中心區範圍內麵積最大的綠地,是一片得天獨厚的寶地,其中孕育這許許多多的生物。它是以混交林和湖泊為基礎的自然生態係統,園內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園中植物種類多樣。現存植被是人工植物和天然次生植被的混合體。而且這裏還有國家罕見的一些特殊動植物,比如說一級保護植物桫欏。

當然了,公園內還擁有豐富的植物種類,茂密的竹林、樹林和大片草地,這個為動物提供了良好的覓食和棲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