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市人大來說,級別確實不低,聽起來權力也很大,但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都清楚這到底是個什麼權力機構,好聽地說叫四大班子之一,在四大班子裏還排名第二,僅次於黨委之後,排在政府和政協之前,夠拉風的。
不好聽不客氣地說這就是個擺設,就是個舉手表決機器,沒有任何權力可言,就是個地道的工具,就是個黨和政府花錢養著用來硬襯民主的工具,需要的時候出來召集一撥人舉舉手,不需要的時候在一邊玩去。
市人大機關百十號人,若幹委室,機構設置倒是很齊全,那些委室級別都不低,個個都是處級。但一個委室一般也就三五個人,多的五六個人,除了主任副主任外還有若幹科長,幾乎個個都是官,科員一級的一般也就一到兩個,有的甚至沒有大頭兵,最低也都是副科級,人人都是官。
既然人人都是官,既然官多兵少,這官的含金量可就大打折扣了,別說那些科級幹部,就是副處正處級,除了行政和後勤部門的之外,基本都是屁權力沒有,甚至連用車招待都沒有支配權,吃個飯都沒權力簽字,用個車都得向辦公室車隊要。
人大有專車的一般就是各位常委會大主任,也就是正廳和副廳的那些人,包括秘書長,其他人則統統沒有這個福利。
這年頭人大主任一般是市委書記兼著,比如喬仕達就兼著星海的人大主任,那些副主任一般則是從原來的平級實權實職位置上退下來的,到這裏來過度養老等待退休的,也有的副主任是從縣級幹部提拔上來的,作為一種福利,給個副廳級的名分,也算是安慰了。
季書記到人大去當主任,當的可不是常委會的主任,常委會內部習慣稱呼那些常委會主任是大主任,相對應,各委室的主任則是小主任了。
季書記去當的不但是小主任,而且還是副的小主任,在隨便一抓就是一把官的人大機關,他這級別基本算是中下等,在這裏辦公,到處都需要仰視,手下有沒有兵使喚都很難說。這和在集團裏高居千人之上位列老三的感覺自是不一樣了。
但是在人大工作也有個好處,那就是進步快。人大官多兵少,職位又極其豐富,一個普通科員在裏麵混,不幾年就能提拔到副處正處,基本就是論資排輩往上熬,但這熬比在黨委政府部門舒服,因為基本不耽擱,隻要夠了條件夠了年限就能提拔,不用等。
但這種提拔最高也隻能到正處,再往上就是基本不可能了。而且,換一種思維來看,這很像是小孩子過家家,內部就這百十號人,今天你提拔明天我提拔,其實除了稱呼級別工資有變動,卻並沒有帶來權力上的什麼實質變化,折騰來折騰去就還是這些人,管來管去也就這幾個人。
所以,在人大工作的人,一旦提拔到副處,都積極運作想辦法打通各種關節從這名義上的最高權力機關往外跑,到政府黨委部門弄個實職崗位幹幹,享受下真正權力的滋味。美其名曰交流幹部。
前幾年人大機關的人員一般是不往外交流的,最近兩年喬仕達鬆了下口子,偶爾也往外交流幾個人,一般都是平級調動,一般隻往外交流副處。
原因很簡單,人大機關的幹部一般都缺乏實際基層工作經驗,整天在辦公室喝茶看報紙打官腔,這一點是比不上市委辦和市府辦的人的,他們經常跟著領導下去,相對來說是了解下麵的一些情況的。而且,正處級的下去就要擔任部門一把手,缺乏真正的曆練,一把手他們是幹不了的,也壓不服鎮不住下屬,隻能丟人顯眼。
所以,交流一般隻限於副處級幹部,而且都是平級交流,下去不會提拔。
此次人大研究室的這位副主任交流到文化局,他算是幸運的,到底有機會能幹點實實在在的事情了,到底多少能嚐到一點權力的味道了。
所以說,季主任的工作調整,很難說其真正的內在的性質和意義。但起碼從名義上來說,是進了更高一級的門檻,不能說是被貶。
有些人員的調整,有些崗位的變動,其中的關係都很微妙,充滿了不可言說的玄機。
不看別的,光看我所關注的集團幾個崗位的變動,我就意識到,這個元旦假期市委常委們沒有閑著,大家在度假,他們在熱火朝天瓜分勢力瓜分權力瓜分地盤,為自己個人和自己有關的部門以及自己罩著的人爭取最大利益,為了各自的利益在團結友誼進步的和諧大旗下進行著你死我活爾虞我詐的較量和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