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節 柴十九送禮(1 / 2)

黃氏雖年近九十,牙口卻好,就著嚐了一口,入品清香,鹹淡適中,很是喜歡,忙催著曾不疑和六娘八娘都坐下:“都坐下一起吃吧。”

黃嬸在一邊伺候,一家幾口吃了飯,黃氏對那平橋豆腐讚不絕口,又鮮又嫩滑,加了芫荽,還香,很合她的胃口。吃了飯,八娘端了漱口水,一邊伺候老祖母漱口,一邊笑道:“這些菜色平常的很,又不難做,食才也是平常便宜的,回頭我教給六姐姐,哪日祖母想吃一口,就吩咐六姐姐做就是了。”

老夫人就漱了口,因吃的開胃,心情大好,隻笑道:“該學,你六姐這兩年也該出嫁了,回頭一手好廚藝,就是去了婆家,也不被人小瞧,我們曾家出來的女兒,識文斷字不說,女紅亦一樣不差,還怕在婆家沒好日子過?”

因說到自己的親事,六娘紅了臉,嗔道:“祖母誇小八隻管誇,何苦搭上孫女兒我?服侍祖母多年,倒不如小八一頓好飯菜了,祖母偏心的很。”

平日祖孫兩人其實挺寂寞的,六娘性格又大氣,不常做那小女兒姿態,今日因來了個會撒嬌弄癡的小八,連六娘都跟著賣起嬌來,老夫人黃氏心情大悅,笑道:“不偏不偏,你們幾個,祖母一樣喜歡。”

曾不疑見一雙女兒賣力叫老母親高興,自然跟著湊了趣:“母親,一會兒叫小八給你揉揉肩,這孩子從書上學了,往常每日都給兒子揉上一揉,倒是舒泰的很。”

八娘便道:“祖母,吃了飯就該活動活動,您今兒又多吃了些,若是不活動一下,積了食可難受,可這外麵日頭正盛,又不方便出去,就讓孫女兒給你舒下筋骨,也是好的。”

有人伺候,老夫人黃氏自無異議,樂嗬嗬叫曾不疑扶到了榻上,曾不疑一邊陪著說話,八娘一邊給她揉肩膀捏背,倒也舒坦的很,不時黃氏就犯了困,慢慢睡了,曾不疑這才去了書房,叫了老黃過來:“黃安,你去把這幾張貼子,一一送去。”

老黃從前是跟著曾不疑的,也識得幾個字,看了拜貼封麵,知道該送誰家,便應下去了。

八娘便回了六娘的屋裏,看六娘做針線,繡的是個精美的荷包:“六姐姐,這荷包是要送誰的?”

六娘笑道:“前些日子接的繡鋪裏的活計,還沒做完,人家鋪裏趕著這幾天要,你且看書或者是睡一會兒,不用陪著我。”

古人生活就是無聊,曾家是書香世家,還有得書看,那些沒書看的,這漫漫長日,又該如何打發?

八娘感歎,早上起的本就遲,這會兒雖隻五月,也偶聞蟬鳴,又有不知名的鳥兒在屋簷上低聲鳴唱,很是悅耳,哪裏睡得著。便與六娘閑話,問這一個荷包喬繡上多久,才能繡成一個,又問可賣多少錢,再問六姐平常都做些什麼,臨川城裏有幾處好玩的。

六娘也不嫌她聒舌,一一淺笑著答了:“這荷包,料子和繡的彩線都是鋪子裏提供的,我不過費個工,因此一個也不過五六十文錢,我繡活做的多,針線上手腳也快,一日也能繡上一兩個。平日陪著祖母,隻窩在家中,偶爾也會與祖母去相熟的人家作客,不過極少,祖母年紀大了,雖看著還算精神,卻也不敢多勞累她老人家。至於玩的地方,我還真沒去過,聽說倒也有些,離我們家不遠的寶龍寺,香火頂盛,哪天若是閑了,我領你去轉轉,至於城外,出城往南不遠有座山風景還算好,隻是比著我們南豐臨近的軍山要差上許多,你若想去,哪天四哥和五哥得假回來,叫他們領你去玩就是了。”

寶龍寺,那天宋夫人在船上,不就說她住在寶龍寺東麼?難怪今晨在街上會遇著宋三娘。八娘想到宋三娘,就又想起柴十九來。

柴十九真是不經念叨的,到了黃昏是,果真差了小廝來,給老夫人送了些點心吃食並些珍貴的藥才,給曾不疑的卻是一台端硯,給八娘送了幾本閑書,老夫人卻不知道十九郎是誰,因藥才珍貴,那端硯亦是貢品,便看向曾不疑,曾不疑也覺得這禮重了,可卻又不好退回去,便朝老夫人點了點頭,老夫人這才收下,又讓六娘賞了那小廝一吊錢。那小廝大方收下,回了曾不疑幾句話,卻該辭了,可那小廝站著起不動,曾不疑便問:“可是你家十九郎還有什麼話要你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