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節 辛夷丫頭(1 / 2)

六娘便瞪了她一眼,又朝四周看了看,捏了一下她已養的粉粉的小臉蛋,道:“小八,儀態。”

八娘隻得收了笑,卻越發喜歡起辛夷來,這丫頭真正是個妙人兒。便攜了辛夷的手,笑道:“可惜我們家窮,用不起人,要不然我非向嫂子討了你家去。不過你便不在我們家也不要緊,我隻當你是個好友就是了。”

這話倒叫辛夷嚇了一跳,忙正色道:“八小姐喜歡辛夷,日後有往府上去的時候,辛夷就向大少奶奶討了差事去就成,可不要說什麼當奴婢是朋友的話,奴婢當不起呢。”

八娘一時高興,倒忘了古代這坑爹的上下之分,聽辛夷這麼說,隻是抿了嘴一笑,又問了辛夷年齡,知她也不過才十三歲,比自己大一歲罷了。

說起年齡,辛夷倒一時失了下神。

她留在二郎房中服侍,也沒幾年了,如今十三,再過幾年便是十六七歲,若不被王平甫收了房,那麼運氣好些,得了恩典,興許還能許她家人拿了銀子來贖,可惜,家中也隻有老母並一個幼弟,又哪裏贖得起?再不,也就是配了家中小廝,如此過一輩子罷了。

她是生性樂觀的,不愛作那傷春悲秋狀,雖一心服侍王平甫,卻也不願意就此被收了房,那侍妾哪裏是好當的?那些容貌出色的,又遇著混人,就是懷了身孕,亦有被送人的時候,二郎雖不是這樣的人,可她一心隻當他是主人,並不象有些丫鬟,生了別樣的心思。

還好二郎雖生的一幅***公子樣,卻對她們幾個丫鬟都沒心思,又是和氣的,想想自己一生,也有這幾年平泰安康的生活,也算值了。

這般一想,複又笑了起來。

因當時在筆墨鋪裏,王平甫並未問價,那店家也不過是記了帳,又讓王平甫鑒了字,所以八娘並不知道那些紙黑硯台賣了多少錢,她對物價很有興趣,就問王平甫:“七姐夫,那些你紙和墨,還有這幾個硯台,一共價值多少?”

王平甫還真沒注意,倒是辛夷笑答:“那夥計說是東野暉製的墨,一枚十貫,共三枚,三十貫。那紙因是蠲紙,光滑白潔的很,我家二郎是熟客,給價格倒是適中,一張算四十文,一刀紙五十張,共計三刀,六十貫,那硯因是端硯,又因雕的十分精致,也算了二郎十貫一方,三方硯三十貫,總計是一百二十貫錢。”

八娘聽了目瞪口呆,一來她沒想到辛夷竟是個識字的,二是這會兒可不象後世,有什麼乘除口訣,這丫頭不過瞄了一眼,就能這麼利索的報出價來,三則,這紙黑硯,當真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費得起的,由此可見,一家人供個讀書人,是何等的不容易。

見八娘吃驚,王平甫笑道:“因今日挑的,都是些好的,所以價格貴了些,八妹妹也許不知,那東野暉,是兗州的製墨名家,他所製的墨,自是極貴的,平常些的墨,一斤也不過四五百文罷了。就是那蠲紙,因是特殊處理過的紙張,比平常的紙要光潔的多,用來畫畫或者與人書信用的,普通的紙張,自然也沒這麼貴,至於那三方硯,如辛夷所言,因是端硯,雕工也見工夫,才得這個價。”

八娘點頭,原來店家這回看人下菜,走了精品路線。

還好自己家幾個哥哥用的都是普通的,要不光供這幾人讀書寫字,就供不起。

又誇辛夷:“辛夷這帳算的可夠快的。且還識字,倒叫我另眼相看,若哪天我開鋪子,請你當帳房先生。”

辛夷捂了嘴笑:“八小姐可別拿奴婢打趣。奴婢不過是往常在二郎書房裏服侍,二郎不覺得奴婢煩嫌,因此教了幾個字罷了。至於這算帳,也是常去大少奶奶那裏回二郎院裏的帳,大少奶奶點撥的。”

八娘就道:“總之你是個聰惠的,也不見七姐夫屋裏其它的丫鬟這麼能幹。”

辛夷隻是笑。

王平甫卻對八娘說開鋪子的事情生了興趣:“怎麼,八妹妹要開鋪子?”

八娘兩手一攤:“我隨口說說,哪裏來的銀子作本錢?再說我才多大?”

王平甫卻是不管,隻把放在車中錦墊上的三方包好的小硯遞了過來:“這三方硯,買了就是打算送給六娘還有八妹妹的,剛好哪日你開鋪子,給你記帳好用。”

兩個人,三方硯,就是六娘穩重,都壞笑起來。

王平甫這半日也習慣了,隻當作不知道,一雙星目,瞥向車窗外麵。

等回了王府,黃老夫人午睡才起,剛收拾好,幾人一行入了屋裏,見了黃老夫人並吳夫人,黃氏便問起兩個小孫女和孫女婿午後做了些什麼,幾人說了逛街的事情,八娘又拿出王平甫的送的小方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