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固見他一雙清清亮亮的眼殷切的看著自己,說到想做生意,眼中似是有著光,依在自己的身旁,又是討好,又是乞憐的樣子,不由歎了口氣。
他之所以不同意,無他,隻是不舍得這從小就多病多災的妹妹勞累罷了。自家兄弟一堆,結果卻一直是這個丫頭為著一家子生計忙活,這才有了衣食無憂的日子,而他們兄弟,也能順利的進京趕考,作為兄長,且骨子裏一向自視甚高的兄長,如何不慚愧?
又有些生氣老五帶著這丫頭胡鬧。
八娘從來知道曾二哥才是這一家真正的主心骨,凡是隻要他同意了,老爹那邊就八成沒有問題,見他神情已有鬆動,知道隻要再加把油,這事兒就有希望了。
可光求是沒有用的。哥哥不是那種隻求幾聲就能舉檄投降的人,得說的有道理才成。
“二哥哥,你和哥哥們的理想,是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以一身所學,報效國家,為百姓做些實實在在的事,可是妹妹也有自己的理想,就是經商。做一個大宋國有名的商人,妹妹是女子,自無法參加科舉,為國出力,可妹妹也是大宋子民,作為大宋的了民,以自己的方式為國出一份力,是每一個大宋子民的義務。哥哥是不是覺得妹妹這想法很可笑?一個女子,妄想用經商之道來報效國家。”
說到這裏,八娘神情已見鄭重,繼續道:“妹妹也知道,商人的地位太底,可是妹妹想說的是,任何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就談不上國強民富,談不上河清海宴。想必哥哥也知道,大宋立國不過幾十年時間,可國家財政收入裏,商稅收入,由開始的三成左右,如今升到七至八成。以哥哥的才學,想來是知道原因的。可哥哥未必能真正了解,一個國家商業的繁榮,對國家意味著什麼。”
這話,說的就有些大了,難道他一個浸淫學問十多年的兄長不知道,這才十二歲的小丫頭就知道了?
曾子固眉峰一挑,靜看著八娘,心裏卻是有些詫異的。便等著看她怎麼說。
八娘見曾子固似是有了興趣,心中一喜,神情卻越發鄭重:“哥哥權且聽聽,若是八娘說的有道理還罷,若是沒有道理,哥哥隻當是我胡言亂語吧。”
一邊說,一邊想著如何用這時候代的語言給曾子固解釋一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問題,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這是真正的立國之本,可是這個問題她想了這麼長時間,也沒能更好的解決,一個時代的價值觀念,決不是她一個毛丫頭能三言兩語的就說服的,她沒那麼自大,她隻希望自己能得到家中支持,讓她成為一個富婆而已。
“國富民強,國家富裕,才能強大,這個道理哥哥總是知道的,可國家富裕靠的是什麼?我們是農業國家,任誰都把農業看成是國之本,可事實上卻是,農業如今占大宋財稅收入,不過三成而已,這是曆朝曆代都沒有的事情,可這不是壞事,二哥隻管想想如今大宋百姓的生活就知道了。人人都說如今天家仁厚,百姓們生活富足,也是曆朝曆代所沒有的盛況,這是為什麼?無他,朝庭得視商業發展而已。大宋如今減少商稅,保護商業發展,這才使商品能得已更好的流通,國家能有更我的稅賦收入,國家國庫充盈,才能更好的發展事軍實力,才能投入更多的公共建設。有了軍事實力,國家才安全,領國才不敢覬覦。而投入更多的公共建設,比如興修水利,農業才能得已發展。興辦學舍,百姓素質才能得已提高,國家才能有更多的人才。高薪減廉,才能在一定層度上解決貪官汙吏的問題,還有很多,諸如這些,都是離不開經濟繁榮國家有錢的。雖然人人瞧不起商人,但商人能盤活經濟,讓商品得已流通。沒有商人,南方的糧食就無法以最少的成本運抵北方,鹽茶等民生必須品就無法進入千家萬戶,而北方的皮草馬牛,亦無法進入南方地區。且不說這些帶來了多少的利益,給國家帶來了多少的商稅收入,隻說商人開一個鋪子,進行一項生意,解決了多少百姓的生計,改變了多少百姓的生活,百姓有了錢,有了安穩的生活,才能真正從心裏擁護朝庭,國家才算是真正的穩定。這不就是朝庭百官甚至天家真正想看到的嗎?不也正是所有希望能為國效力,為百姓們真正做事的有能之士們希望創造出來的太平盛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