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節 中秋節禮(1 / 2)

正忙著,武家就派了個人來,是個十四五歲的小丫鬟,給八娘姐妹幾人送請柬的。約了明晚飯後去如意樓賞月,武三娘在那裏包了雅間。如意樓是南豐城裏最大的一家酒樓,因此樓是南豐最高的一座建築,且離曾家不遠,就在南城,登高遠眺,一麵是萬家燈火的南豐城夜景,一麵是月色下迷蒙悠然的鄉間秋色。

若是平常,八娘定是欣然應允,可明天合家團圓,且五哥又說了想法子帶她去參加詩會,她哪裏舍得放棄詩會?可武三娘之約,也不好拒絕,想了一下,笑道:“原武家姐姐相邀,我們姐妹定當去的,隻是昨兒家父吩咐了,要合家去賞月,實在不好違了父命,等過了中秋,八娘和姐姐們一定回請武家姐姐,親自給武姐姐陪罪去,還請你回去代為稟告。”

那小丫鬟就笑應道:“既是小姐們要陪伴老爺夫人,我家小姐定能理解,婢子回去後一定會把八小姐的意思轉告我家小姐。”

八娘就打賞了小丫鬟一百錢,打發她去了。

待人走了,七娘才問:“父親明兒也不出去?”

因有嫂嫂在邊上,八娘也隻是笑。

忙了一上午,和好了月餅要做的麵,又蒸了紅豆沙,剁了肉餡,炒了芝麻和花生輾碎並況了霜糖調好,且煮了鴨蛋取了蛋黃出來,四樣餡料就算是準備好了。

隻等下午麵團發好,動手做出來就行。

又可惜事前沒有準備,要不然請木匠做幾個模子,那月餅的樣子就漂亮多了,好在這回也隻家裏人吃,並不外送,隻味道成就行。

沒想到的是,午後古莊劉的劉二郎來訪,還帶上兩大筐的金橘子並幾尾魚過來。

南豐原就是金橘之鄉,此時仲秋,正是滿山金色的橘子成熟之時。

劉二郎笑道:“我家有處橘園,我爹就摘了些讓我送來,雖是家種的,卻也甘甜的很,一點不酸。另那幾尾魚,也是鐵蛋他們自己捕了的,因家裏太多一時吃不了,就順道帶了幾尾過來。”

因劉二郎到底是男子,吳氏就叫了五郎來會客。

五郎聽了這話笑道:“劉二哥送的正是時候,原還打算去買些呢,才好早上嫂子也沒買魚,原還想著明兒一早去買的,這下好了,可是省了不少錢。”

劉二郎摸了摸頭,謙道:“這些都是尋常的,原也值不了多少錢。”

五郎把劉二郎請到屋裏坐了,八娘又去泡了茶來,說了幾句話,問了劉家秋時收成如何,劉二郎一一答了。略坐了坐便要告辭:“鋪子裏放了幾天假,還要趕回鄉下家裏,就不多留了。”

廚房裏正做著月餅,八娘見他要走,笑道:“劉二哥再稍坐坐,我因閑著無事,做了些圓餅兒,雖是家常的,但餡料新奇,等一會兒做好了,你帶幾個回家去給老伯和婆婆嚐嚐。”

劉二郎哪裏肯要,八娘就嗔道:“都是家裏胡亂做的,劉二哥可是嫌棄?要是不肯收,那你那兩筐橘子和魚,我們也不好收了。”

劉二郎這才坐了下來。

八娘就打發一旁玩耍的簧兒去廚房裏看看,若是好了,叫七娘拾些裝好,給劉二哥帶回家去。

簧兒應了。

八娘就問把前頭畫好的打算給六娘置辦嫁妝的家具樣子拿了來,給劉二郎看了:“劉二哥,這些家具,你和劉老伯能打製出來不?還有,我們也沒有和木器行打過交道,若是想買木料,該去哪家買才好?”

劉二郎雖自己做木匠活,可在鄉下時,鄉親們要做家什,大抵是自家準備木料,他隻負責做好就成,現如今在木匠鋪裏做事,更是埋頭隻管幹活,外麵的事情,倒也不太清楚,想了想,才道:“這些原本我就都能做的,隻有些雕花,還得我爹出手才行,他老人家一手雕花活計,我隻習了皮毛罷了,至於木材的問題,我爹從前有些舊識,我回頭問問我爹看能不能找處信得過的木材行,再來府上回話。”

不時七娘就送了做好的月餅過來,各樣都挑了四塊,打了個包,倒也鼓鼓的一包,劉二郎接了,捧在手上還有些湯,又聞得滿包裹的香氣,笑道:“定是八娘的手藝吧?你手藝就是好,這還沒吃呢,都覺得香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