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節 她不是聖母(1 / 3)

曾子固其實也曾想過這些事情,隻家財是八娘賺回來的,她在財產如何分配上,就有足夠的發言權,自己雖是兄長,也不能代替八娘做主。

如今八娘既是考慮到了,且想的很是周到,他還有什麼話可說?真要說起來,就是八娘賺的錢一分不拿出來分配,三叔五叔即便心裏不舒服,也絕對不會說什麼的。隻是這樣一來,一家人難免離心離德,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曾子固憐愛的揉了揉八娘的頭,笑歎道:“哥哥也覺得很好,你想的很周到。”

“哥哥覺得沒問題就行。等以後賺的錢多了,祭田我會再行添置的,別的人家我們未必顧得上,可咱們這一支的,以後孩子們讀書的費用,都可用公中來出。再說咱們如今就辦著學舍呢,紙筆書墨,還有請先生的費用,總能供得起。我從前也聽二哥哥提過範希文公設立義莊的事情,我們雖還做不到那一步,但解決孩子讀書,還有失怙幼兒,孤寡老人的生計,總是能做到的。這些錢,到時候等祭田買好了,就請爹和三叔五叔,也拿個章程出來,再請族長做個見證。多的我們如今沒那個實力全部顧上,五服以內的,總是能顧得上的,哥哥以為這樣可好?”

八娘之所以如此說,倒不是她立誌要做個爛好人,更非因著她是個聖母。

無論哪一個家庭,哪怕門風再好,也不可能保證人人都是大公無私的好人。

如今的曾家他們家這一支早就今非昔比了,雖說和那些真正的大商巨賈們相比還差的遠,但毋庸置疑,肯定生活水平遠超了南豐,南城,還有臨川的曾家一族的各支,若不做些也叫別人得到好處的事情,隻怕眼紅的人會越來越多。從前他們這一房那麼窮的時候,還有人因著二哥的才名而生嫉妒,對二哥的名聲四處低毀,更不要提現在了。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若曾家隻管一門心思悶聲發大財,完全不顧同同族同支別家的死活,顯然會引起眾怒。這是一個特別講究家族利益的時代,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錢是八娘自己辛苦賺回來的,為家中父母兄弟,還有姐妹們做什麼,她都心甘情願,幫助值得幫助的人,隻要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她也全無二話,但這世上哪裏都有好吃懶做之人,且這些人最是心壞嘴損,便是往你身上潑些汙水,你還能再潑回去?

說什麼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那都是廢話。清濁都是需要時間去驗證的。可不是所有人都花得起那些時間。

流言毀謗,才是這世上最可怕的東西,因為他們殺人於無形,並且叫你防不勝防。

而自家父兄們,以後都是走仕途一道的。名聲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八娘不介意拿錢為他們買些政治資本。

所以她才建孤兒所,年節設棚濟粥,通過縣令夫人支助貧困學子,這兩年來,在慈善上頭,她是投入了不少的。

盡管如此,依舊有人暗中嘀咕,曾家小八娘舍得在不相幹的名人身上花錢,卻不知道要照顧同宗族人。有些話,她不是沒有聽到的。

因此設立祭田義莊的事情,她也想了好久了。祖母在世時,八娘就曾和祖母私下裏提過。祖母也覺得若真能做到,也是好事,一來確實能幫助族人,二來,於自家父兄們未來的仕途,也能博下好名聲。

何況她們是曾家一族的秋雨名家,好名聲對於他們家而言,尤為重要。

其實八娘也並非全為父兄,同時,也是為了她自己。

雖說大宋國女子行動遠比後世的幾個時代自由得多,又有受教育和工作的權利,可那也隻是針對一般人而言。

她不可能永遠局於這南豐一城,也不可能隻做這麼一點生意,就算將來要退據幕後,至少現在的一切,都需要她自己出麵打拚。

就是男子在外行商尚且不義,何況她一個女子?

搶打出頭鳥,她相信隨著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賺取的財富越來越多,將來針對她的褒貶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