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莎夫人在王都文法學院擔任特別教授,特別教授的意思就是不擔任導師的教授,她隻負責開一些公開課和選修課,不直接指導學生學習。
海達尼亞的學院裏,新派和舊派的比例差不多是一比一,像是王都文法學院和造物塔林這樣的古老學院,一般還是采用導師製來教導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名直接管理自己的導師,導師對學生的權力很大,擁有對學生絕對的懲罰權,如果某個學生多次違逆導師,那基本上就距離被開除不遠了。
一個導師也不會帶很多的學生,對於導師來,學生也是自己的弟子,是需要精心嗬護和培養的,有些導師甚至會給喜歡的學生提供食宿,對待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
當時導師也是無法講完全部的課程的,這時候就會有很多公開課和選修課作為補充,讓學生也能夠聽到導師聲音之外的聲音,學習到別的教授的思想。
導師製度的優點和缺點一樣的明顯,優點自然是培養的學徒非常的優秀,能夠在導師手上畢業的學徒,都是認真求學過的,那些懶散的和蠢笨的學生,早就被導師想辦法攆走了。
缺點也很明顯,培養的效率太低,每一個導師需要在學生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了,現在越來越多的教授不願意當導師教授學生,有這個時間做點什麼不好呢?外麵賺錢的機會可是大把大把的。
學院中呼籲改革的呼聲一直不,一些學校已經做了變革,比如王都師範專門學院,這是一家培養教師的學校,在吸取了大陸諸國那邊傳來的新式大學模式後,這家學院果斷開始了改革。
廢除導師製度,教授不再直接管理學生。相同專業的學生使用統一的課表作息,每一位教授隻需要在每周特定的時間去大教室講課,布置論文和準備考試之外,不需要那樣一對一的管理學生了。
這樣大大的解放了教授們的時間,他們可以將時間投入到科研和賺錢中,而不是被學生捆綁在教師裏。
一周兩三節課,準備一下期末的考試,這樣的工作不要太輕鬆,反正坐在下麵的都是自己的學生,也沒有了親疏遠近之分,這麼多人明顯不可能全部管過來,教授們幹脆就放手不管了。
上課的時候教授隻管講課,下麵的學生聽課還是不聽課,教授已經不在乎了,隻要期末的考試合格,大部分教授都會給這門課及格的分數。
學生們也輕鬆了,沒有親爹一樣壓著自己的導師,這些學生們的空閑時間也多了,隻要應付了期末的考試,照樣可以升入高年級,日子要比那些導師看著的學生好多了。
這種新式學校在海達尼亞迅速推廣開來,不少師資力量本來就比較薄弱,無法招收太多學生的學校,突然發現這種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以前一個教授帶幾個學生,現在隻要能湊齊一周的課程,理論上可以帶幾百個學生。
招收的學生多,學校的錢就多了,錢多了就能招募更多的教授,購買更大的校園,整個學校的董事和老師都能發財,這樣有什麼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