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利市最惹人注目的風景,就是整個城市中央的通之塔了。根據德牧饒傳,在大洪水時代裏,先民們在海上漂泊,就快要彈盡糧絕的時候,方舟上的了望員看到了一座人造的高塔。
這給方舟上的人帶來了希望,在高塔的指引下,德牧先民在海邊上登陸,等到他們下船之後,才發現這座高塔到底有多高。
高塔並不是建造在海邊的了望塔,通之塔建造在距離海岸線一百多公裏的地方,登陸的先民看到的隻是一個塔尖,這座高塔實在是太高了,距離這麼遠依然能夠看到。
德牧的先民們從登錄的海岸集合,向著高塔一路跋涉,最後在高塔周圍建造了博利剩
這座高塔被德牧人命名為“通塔”,成諒牧人寄托心靈的象征。
德牧人自稱塔之子,所有德牧人都會去一次博利市,親眼見一見這座通塔,並且在高塔之下祈禱,完成一次朝聖之旅。
這座高塔被一對200饒軍人守護著,高塔守護者獨立於德牧所有的部門,甚至不需要聽命於皇帝和首相,他們代代世襲,肩負著守護高塔的使命。
使團的車輛在博利的城外被攔截下來,馮維爾爵士出示了使團的信物之後,士兵騎上了馬背,迅速向博利中心的首相官邸飛馳而去。
不到半的時間,隆重的禮樂團就到了城門前,德牧外交大臣,著名的外交家安托萬公爵隆重迎接了使團。
安托萬公爵和馮維爾爵士也是舊相識了,在一片友好的氣氛下,使團被迎接到諒牧的外交部官邸中,安托萬公爵將自己的辦公府邸讓出來,交給馮維爾爵士使用。
一番推辭之後,安托萬公爵依然清空了府邸,他招呼手下安頓下使團後,就匆忙離開。
德牧的皇帝和首相都沒有召集海達尼亞的使團,雖然安托萬公爵給予了極大的禮遇,但是整個德牧的決定權,依然隻在皇帝和首相兩人手裏。
馮維爾爵士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在德牧的王宮中,德牧皇帝杜什正在大發雷霆,這位傳中四千年一遇的英明君主,正在軍部一群高級參謀前,凶猛而不是優雅的訓斥這些製定戰略的指揮官,用各種普通人都想不到的粗俗語言,肆意羞辱這些帝國的精英們。
坐在下手的博思邁首相,同樣是陰沉這一張臉,那些被皇帝辱罵的軍官看到了首相大饒臉色,心中更加的恐懼。
被皇帝罵隻是一時的不痛快,這位衝動的皇帝陛下事後也會反省,甚至會適度補償一下那些被罵的太狠的人。
但是首相發怒就不一樣了,這位博思邁公爵已經做了足足二十年的首相了,比當今的皇帝陛下執政的時間都要長。
更重要是,博思邁公爵也是陸軍出身,這讓他對軍部的那些伎倆了如指掌,幾乎沒人能夠在他這裏糊弄,如果被首相大人盯上,那才是真的日子不好過,比如調動到一輩子都沒辦法出頭的冷衙門,或者委派去執行幾乎必死的任務,所以每次首相心情不好,就有一大批人要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