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些年討論太陽係內星體運行的文章,已經不能登上期刊的頭條位置了。
除了對太陽係內未發現行星討論的文章外,期刊的頭條文章都是關於太陽係外宇宙的論文。
同時高恩發現了,邁斯爾會長和天才格蘭尼的學術分歧。
高恩發現兩人的矛盾是根源性的,這是對於一種重要星體現象分析引起的矛盾,而這個論戰已經在期刊上持續了近三年了,高恩猜測這個格蘭尼的叛逃,是不是和學術上的矛盾有關。
高恩仔細閱讀這些艱深的論文,兩人的爭論焦點是宇宙中一種光學現象——“藍移”和“紅移”。
簡單的說,藍移就是發光星球向地球靠近移動,光譜就會升高,那麼觀測到的星體光芒就會偏藍。
而紅移正好相反,如果星體是遠離地球運動,那麼觀測的光譜就會降低,看到的星光就會偏紅。
天文學家早就注意到了這種想象,雖然他們對於光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沒有發現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但是不妨礙他們通過觀測確定這種現象,並開始對這種現象進行研究。
本來這隻是一種不起眼的現象,大家都清楚宇宙天體之間是運動著的,星球遠離或者靠近,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格蘭尼對一些較遠星體研究的論文,卻造成了巨大的風浪,邁斯爾會長這幾年的論文都在討論這個問題,並且對格蘭尼的觀點進行批判。
格蘭尼的論文很簡單,他發現了在觀測距離地球較遠的幾個星球,他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紅移,而越是遠的星球,紅移現象越是嚴重。他對這個現象進行了分析,並且做了一些簡單程度的計算。
這個世界的人,對於光波和光波頻率的研究還沒有開始,波粒二象性的討論也還在萌芽中,但是格蘭尼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他通過一係列的數學運算,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那就是大部分的星體都在遠離地球,而這些星體之間的距離也在逐漸拉大。
格蘭尼從中推演出了一個恐怖的結論,我們的宇宙是在膨脹中的。他認為宇宙就是一個大氣球,正在被不停的吹大,因為宇宙的膨脹,才出現他觀測到的星體紅移的現象。
這是對於傳統宇宙模型的顛覆,在邁斯爾會長繼承的傳統宇宙模型當中,宇宙是永恒不變的,星球都鑲嵌在宇宙當中,天文學家的工作就是觀測星球運行的軌跡,這樣的工作雖然枯燥但是充滿了樂趣,繪製這些優美的星圖,就足以讓天文學家沉醉了。
可是現在有人說,宇宙是在膨脹的,那繪製星圖,研究行星軌跡的確定性都被打破了,這對於天文學家來說,就是一場思想上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