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順宏,洛陽人,先帝二十九年武狀元出身,其家族不興,原隻是個鄉下耕田的小子,卻因天生神力,而在萬人競爭的武狀元一奪上,力壓群雄,成為皇上欽點的第一神力。
其後因為沒有後台,盡管得了個武狀元稱號,他卻連個上得了台麵的武官都當不上,最後幸得當時的禁軍統領看重,招入禁軍,擔任小衛,三年後,升為隊長,又過三年,一場宮廷刺殺,他英勇無畏,為救先帝,險些命喪當場。
先帝念其忠心耿耿,以千兩黃金重賞之,秦順宏卻一口回絕,隻說,請求皇上將他調離到戰場,他想保家衛國,上陣殺敵。
所謂好男不當兵,當時七國正是亂戰之期,多少男子為了逃避軍役費盡思量,到處疏通,可秦順宏已身為禁衛軍一組隊長,卻自願放棄五品高官,到邊境卻當一個小卒子。
先帝大為感動,一口允了他的要求,並且親自為她做媒,許了當時的府門提督左昌之女為秦順宏發妻,也就是現在的秦家老夫人,左氏。
小登科後,秦順宏跟著那一屆的新兵到了邊境,短短五年,他從一個無品小卒,升為三品副將,在軍中人氣高漲,就連敵軍也隱隱將這個敢殺敢打,每次出戰都將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小副將上了心,而己方的元帥自然也大為高興,自己的手下有這樣能耐的人,到底是振興士氣的。
五年之後又十年,直到那場仗打完時,秦順宏已赫然位列三將之首,當之無愧的第一將軍,其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元帥。
戰後自然是衣錦還鄉,先帝龍顏大悅,不止讓秦順宏保留將軍之位,還封他為京都三軍統領,直管京都所有兵馬分布。
自此,秦順宏從一個種田小子,正式成為了朝堂上一位誰都願意巴結討好的勢力大員。
而秦順宏的妻子也不負眾望,在之後,為丈夫誕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秦茂,二小子秦程,三女兒自然就是秦氏。
而或許是秦順宏的血脈原因,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俱是人中龍鳳,秦茂三歲會武,七歲布陣,十歲踏進軍營,跟隨父親上陣殺敵。秦程也與哥哥不遑多讓,從小拜得山中名師,十四歲下山歸家時,已是一身武藝,當年便拿下了武狀元一勳,其後跟隨父親與哥哥,上陣殺敵。
就連三女兒秦氏,雖說性子驕縱任性,卻也是個鐵骨錚錚的性子,所謂將門虎女,便是如此,她為人冷靜,對待敵人心狠手辣,手中染血無數,卻從不覺得自己這種強橫霸道的性格有何不妥,因為她的父兄,就連她的母親,都是這樣的性格。
直到先帝病逝,新帝登基,秦家擁護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皇上榮登九五。而新帝登基後,不久邊境出現戰亂,新帝派遣曹家軍出戰邊境,隻可惜沒過多久,傳來戰敗的消息,就連曹元帥也落入敵軍手中。
曹家和秦家不同,曹家為三朝元老,在秦順宏才是個種田毛孩子時,曹家已是蜀國第一次軍家,而這次的曹家軍蒙難,新帝大為震怒,加上朝中佞臣慫恿,新帝剛剛登基,正是多疑之時,立刻懷疑曹家與敵軍勾結,要對蜀國不利,當即,立派秦家出兵,這一站,秦家大勝,曹家也從此退出了政治的舞台。
而其後,秦家仗著皇上榮寵,幾十年來,一直順風順水,直到今日,已成為蜀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家族,除了皇家外,隻怕蜀國內,再無任何家族能與之抗爭。也因此如此,秦家的宅子越變越大,從最初的二進院子,慢慢擴建,成為現在京都中最大的官家府邸。
而此刻,在這棟碩大華麗的建築裏,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守門的溫媽媽領著身後的喜春,一路從大門口,走到後院裏,喜春看著眼前的雕梁畫棟,精美絕倫的建築群,小嘴癡癡的張著,合都合不上。
這就是秦府,整個蜀國最傳奇的地方,果然是亭台樓閣,瓊台玉宇。看看人家每棟閣房的頂蓋,竟都是用的黃琉璃瓦鑲綠剪邊做的,不止大氣,恢弘,還造價不菲,聽說一塊的黃琉璃,就要賣十兩到二十兩銀子不等,再看著整片的琉璃瓦片,隻怕已有成千上萬片吧,那不就是光瓦片就幾十萬兩?
喜春心裏驚歎,連忙又將視線放在路過的假山草林上,那些擺在草地上的花卉她不認識,但是卻知道,那些品種她在季府都沒見過,其中她還見到一株黑色的花,那是什麼花?還是花是黑色的嗎?
而那些假山上流淌下來的清澈水泉,喜春湊近去聞,竟還能聞到其中的甜美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