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哈維一家5(1 / 2)

窗外不是別的,正是之前亦四非剛進場景時候見過的那一株盆栽。

與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有所不同,隨著時間漸漸流逝,盆栽並沒有衰敗凋零,反而是生機勃勃,葉子間藏著幾朵小花,煞是好看。

盆栽前後時間上的不同表現違反了常理,這讓亦四非瞧出了一絲端倪。

按理說,隨著時間過去,本就腐敗死亡的植物應該更加枯黃甚至腐爛才對,沒理由經過這麼一場大雨,就重新煥發了生機。

它當時就已經死了,就像那幾頭豬,像那個斷了頭顱的洋娃娃,它們已經死了,時間隻會讓它們腐爛……

但是,如果是時間倒流呢...

如果整個場景中的故事,是以倒敘的形式在展開,那麼場景中一切的不合理,一切的別扭,不就都能解釋清楚了嗎。

猶記得場景中有那麼一個單元,窗戶外在電閃雷鳴。

當時沒去在意過,現在回過頭想想,打雷的那個時候,雷聲好像是在雷電發出的光亮前頭。

而整個場景中的故事,在腦海中回放一遍,其中不合理或不明白的部分,一下子都能理清通順。

亦四非剛進場景時看到的死豬們其實算是這劇本的結局,女人掐死了兩個孩子,劃破了自己的手腕,自殺在自家床上。

在這之後,男人被捆在衣櫃中的一幕,則是在更早之前,女人趁男人睡覺之際,向他注射了藥物,趁男人迷迷糊糊不能反抗的情況下,用絲襪捆綁住了他雙手雙腳,並劃破了男人的手腕腳腕,將其鎖在衣櫃當中,任其自生自滅。

他從一開始就猜錯了,患上了精神疾病的並不是男人,而是家庭女主人。

說來可笑,她發病的原因不是別的,正是因為她能瞧見鏡子前窺探的亦四非。

最後一個單元,相當於是整個事件的開端。

本來幸福美滿的家庭,因為女主人不經意間發現了鏡子裏頭窺探著的亦四非,從而改變了整個人生。

她肯定向家人求助過,但對於他人來說,‘鏡子中有個陌生人’這種事沒人會信,隻以為是她的幻覺。

可女人不這麼想,她確確實實是看見了,於是一次又一次地訴說這件事,隻是一味地傾訴並沒能獲得他人的認可,他們隻以為她是患上了幻想症,並送她進了醫院。

家人的不信任,鏡子中頻繁出現的陌生人,還有醫院裏的各種強製治療,最後她終於是精神崩潰,走上了一條通往毀滅的道路。

故事隻是個簡單的故事,可被遊戲係統稍作處理後就變得不再簡單,硬生生搞出了點懸疑色彩。

這也不怪亦四非不夠聰明,主要是係統在其中加了點小心思。

場景中的故事不是單純地回放,它隻是將整個故事顛倒了過來,要是真像視頻回放那樣,人物的一切行為也應該是倒放才對,走路都得倒著走。

當然了,係統也不可能那麼直接,真搞成那樣子,傻子也能一眼看出問題所在,遊戲的樂趣蕩然無存。

沒了趣味性,那還叫做遊戲嗎。

說來說去,這都是亦四非在為自己的失誤尋找借口...

說回正題,整篇故事通順地讀下去,就能發現一件事情。

自己才是整個事件的罪魁禍首……

亦四非意識到這一點之後,終於明白了彌補的真正含義。

任務剩餘的時間已經不多,他朝四周張望了一眼,抄起一把椅子,狠狠砸向了鏡子。

鏡子的材質並不特殊,經受不住這樣的力道,隨著一聲脆響四分五裂開來。

在亦四非看來,鏡子是聯係他與女人之間的橋梁,再加上整個場景是在倒敘,隻要現在將其摧毀,就能改變整個故事。

鏡子破碎的那一刹那,周圍的景象開始緩慢變化,像是被放入了一個加速的空間,窗外出現亮光,太陽起起落落,白天黑夜不斷交替,直到定格在一個清晨。

……

在亦四非的視角當中,家庭女主人再一次出現,不再是以豬的身份,她此刻正在桌子前寫著日記,日記本上寫下的每一個字,亦四非都能認得。

【我不太想去參加卡戴珊的舞會,但她不止一次邀請過我,我知道她是什麼心思,她想讓我加入那個教會,她說我的身上有那種才能,可是你知道的,我不想加入任何教會,我隻是...隻是不好意思拒絕她的熱情...】

【今天早上化妝的時候,我有聽見一個聲音,好像是有人在敲打窗戶,可是我瞧了瞧窗外,並沒有任何人,在那之後聲音也沒再出現,我以為是我聽錯了...】

【可是後來,我瞧見了它!就在鏡子裏,他的身影很模糊,我看不清,蘇珊,一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是你,可是,那並不是,他在鏡子裏直直盯著我,他明明很模糊,可我能感覺到,他是在看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