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行政行業(1 / 2)

上午陪同保薦機構的人員去了生產現場,雖然這是我第二次去,但是依然無法當向導,隻得跟隨他們聽技術人員講解,工藝技術果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弄懂的事情,需要時間累積,需要花心思去鑽研。

沒有精湛的業務,沒有熟悉的人際,這是我的現狀,但工作內容對協調、整合、溝通等方麵的要求又很高,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狀態。當然,這些隻是我自己的苦惱,也可以說是庸人自擾,因為並沒有人要求我應該做到什麼樣,隻是我心裏有一個標杆,一切都是內心審判的結果。

說一件非常具體的例子,比如,保薦機構需要曆史沿革情況,基本完成任務的標準是,提供公司自成立以來的曆次股權轉讓的工商登記檔案,再附上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較好完成任務是,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用文字或者表格的形式,非常直觀地把整個發展過程歸納出來,而不僅僅是提供一堆材料。這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是收集員,後者是分析員,兩者所需的時間和精力完全不同,工作效果也有天壤之別。

可是,目前的情況是,因為我對公司人員不熟,對各部門崗位職責不熟,導致收集資料效率不高,常常要輾轉好幾個人才能找到真正想要的資料,但是工作任務是有時限的,隻能做到基本完成,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

我想,這就是專業和非專業的區別。

比如我和書陽,他所從事的是研發工作,換一個公司,甚至換一個行業,都不會讓他有捉襟見肘的感覺,因為他在一家企業或者一個行業累積的是產品的研發能力,以及將小試技術轉化成中試技術的能力,對人際關係和企業熟悉程度依賴不高,而我所累積的是“這家”企業的運營管理和內控程序,換一家企業,雖然運營管理和內控程序大體相通,但是製定和執行這些製度的人卻完全不同,工作內容非常依賴人際和環境。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家企業破產清算的時候,如果涉及到再就業,最容易找到工作機會的是技術人員,最不容易的是行政人員。

記得從天捷走的時候,我跟那位敬重的領導說過,其實我非常羨慕那種專業性非常強的人員,無論走到哪裏,都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地適應工作,我想成為那樣的人。

可是,在我放棄當語文老師的那一刻,就與這種專業性遠離了,我這輩子的職業生涯注定是多而雜的,年輕時候的我並不知道什麼叫職業規劃,也不知道在企業就業意味著什麼,那時候年輕氣盛,總覺得隻要自己肯學習,沒有什麼是搞不定的,如今才明白,何止是男怕入錯行,這句話對女性來說,同樣適用。

但是,我卻不能後悔,因為不管內心如何動蕩,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樣一來,我就必須說點安慰自己的話,梳理一下行政這個行業對我人生帶來的改變。

最大的變化就是我臉皮厚了,敢於求助,敢於表達自己情緒了。以前我臉皮非常薄,從不敢向人求助,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年夏天,山體滑坡導致道路被阻,我乘坐的中巴車無法通過,隻能步行去學校,一路上看到有小車經過,但卻不敢揮手求助,一個人沿著公路走了一個下午,天黑了才到學校。這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後來我跟路千千和楊小芮說起時,她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多危險,要是遇到了壞人該怎麼辦呢?再後來,心理學博士路千千更是做了十分深入的分析,她說我之所以做那樣的選擇,其實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因為我有一個自尊心極強,萬事不肯求人的母親,還有一個一輩子都不向命運低頭的外公,他們的強勢深深影響了我,導致我性格軟弱又好強,軟弱就是凡事不敢說出自己主張,好強就是總是悶頭苦幹,不肯尋求幫助,也不肯跟他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