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氣得夠嗆,恨不得這家夥立馬消失,但在丁馳離開前,壯小夥雷大成還是忍不住發問:“既然您是衛都人,又不經常來申市,怎麼就能分辨出我發音的漏洞?您是專門研究還是……”
“我呀……保密。”丁馳大喘氣的回了一句,提著包裝袋瀟灑離去。
壯小夥腮幫鼓了幾鼓,嘴唇動了幾動,最終什麼也沒說出來,而是氣咻咻的“砸”到了座椅上。
丁馳並非要專氣對方,而是不便講出來,否則就漏底了。他對粵省話根本不在行,大多數都聽不懂,隻不過同學裏有粵省的,多少學、聽了幾個字詞,從梁阿祥那裏也了解了少許,總共掌握的也不超過十個,比如“你好”是“雷猴”,“一”是“鴨”,“你”是“nei”等。
今天雷大成之所以被識破,也怪他自己。丁馳在之前轉的時候,並不是瞎轉,除了接觸那幾個未來大伽外,主要關注的就是無繩電話,“金聲”品牌就是重點關注之一。越是關注的牌子,丁馳反倒越沒有上前,不過卻在經過時悄悄捕捉著信息。
第一次經過“金聲”無繩電話櫃台時,壯小夥雷大成正在打電話,說的是粵省話。第二次同樣打電話,卻講的是國語,丁馳就判斷出其是北方人。至於樣貌區別,都是基於“北方人”判斷而套上去的。
關於價格,昨天從梁阿祥處聽了個大概,今天又對幾家做了對比,恰巧雷大成二次通話時講過“三四百”。“金聲”可是國產名牌,也是梁阿祥家使用的牌子,丁馳潛意識價格應該是五六百,三四百真的合適。正因為這些巧合,再加上丁馳巧秒設計,才用超低價拿上了貨。
下一家走起……
運用類似手法,虛實結合,唬詐交替,丁馳又買了兩款不同牌子無繩電話。看看時間才下午兩點,丁馳回酒店取上東西,給梁阿祥去了個電話,就趕奔申市東火車站。
喝酒誤事的梁阿祥又急又愧,帶著大包小裹禮品趕到車站,又是道歉,又是豪華宴請,隻到丁馳檢票進站才離去。
火車晚上八點發,第二天天亮就能到衛都站。
酒足飯飽,丁馳躺在軟臥車廂裏,思考起了一係列事情。
從房產中介歇菜開始,丁馳就在考慮下一步打算,為此還到多家企業應聘,除了石沉大海,就是當麵被拒。盡管其間不乏偏見,但“不能坐班”無疑是硬傷,可又不能不顧學業。
怎麼辦?打工?自己創業?在權衡選擇的同時,丁馳也在苦解著一個謎團——為什麼會失敗?下步如何取舍?直到山頂激發靈感,找出“風口”這個東西,他又考慮起了創業方向,尋找可能的“風口”。
互聯網、手機、電腦都曾排進選項,可要麼火時未到,要麼市場疲軟,要麼價高影響普及。包括小靈通也考慮了,但那得是兩三年以後才有的東西,不是一下子能蹦出來的,市場起來還要滯後一些。
那麼多產品都想過了,獨獨就沒考慮無繩電話,這既是疏忽,也有特殊原因。在前世的後幾年,手機幾乎人手一部,方便實用、取費低廉,基本沒有了無繩電話的舞台。而這世固定電話還遠沒普及,更別說無繩電話了,考慮遺漏也屬正常。隻到小小梁拿著機子出現,才衝開了丁馳腦中的漿糊,丁馳豁然開朗——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