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豐盛,睡的舒服,休息一晚,早上五點再次出發。
相比起從正東到東南,這次由東南去正西要遠得多,盡管中途僅午飯耽擱了半個小時,其餘時間一直趕路,但到了西邊喬家窪時,已是下午兩點多了。
依然是那身行頭,依然是獨自騎車進村,依然放著錄音機,但卻沒招來什麼孩子。後來才知道,原來這裏和縣城一樣不放秋假,學齡前兒童則被家長帶到了秋收現場。
由於有“收鞋墊”做幌子,倒是招來了幾個老太太。但老人不同於小孩兒,丁馳不便直接打聽消息,隻能在鑒定鞋墊時偶爾問一點兒,老人也不似孩子那樣知無不言。這麼一來,能得到的消息更為有限,隻知道村裏八成人家都姓喬,雖說村子不大,但喬姓起碼也有六七十戶。
一方想著了解情況,一方在意的是鞋墊價格,根本不在同一頻道上。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鞋墊倒是成交了十多副,可卻沒有掌握到有用信息,僅初步判斷現場這幾位肯定不是。
信息不準?訪查目標有誤?這可是最後一天,再沒有時間折騰了。盡管並未氣餒,但希望的火苗卻是越來越弱了。
已將近五點了,在村裏也不停的轉,老太太見了三四十位,可還是沒有一絲線索。
“該賣的都賣了,不會再有人出來,再轉也沒用了。”頭發花白的孟老太太說了話。
聽得出,對方在提醒自己,但似乎又有一絲警惕在裏麵。我是壞人嗎,我像壞人嗎?在自問之後,丁馳也不禁苦笑:自個可是全村轉了差不多三個來回了,還不時打聽和生意無關的,也難怪令人生疑。
忽的丁馳又聽出了點兒什麼:該賣的都賣了?那就是還有不該賣的?
想至此,丁馳輕歎一聲:“哎,也不是我較真,主要是雖然收了三十多副鞋墊,可卻沒有令人滿意的。”
這叫什麼話?老太太們立馬急眼了:
“這還不滿意?”
“想要什麼樣的?”
“不滿意你還買?”
“怎麼說話呢?我就不愛聽。”
“我看你就不是誠心買,倒像是拿我們打鑔的。”
丁馳趕忙賠起了笑臉:“各位大娘大媽別著急,是我沒說清楚,不是鞋墊不好,主要是怕沒有我奶奶喜歡的。”
“你奶奶?”老太太們都發出疑問。
丁馳點點頭:“是呀,我奶奶從來不用機器鞋墊,就愛用手工做的。以前一直是她自個做,後來因老年病手抖的厲害,就讓我們給她買。可不管是商場的,還是從村裏買的,她都說不喜歡,不是她要的。其實有的圖案和她以前做的一樣,做工也不差,可她老是這麼說,我們也沒辦法,說就說吧。”
“最近吧,她念叨的更多了,又是‘遺憾’,又是‘不瞑目’的,我們不忍心老太太留遺憾,這才出來千方百計找的。可是連續買回了上百副,就沒有她滿意的,要麼說‘針腳不密’,要麼說‘圖案太死板’,反正……哎,我們也隻能盡量了。”說至此處,丁馳再次歎氣。
老太太們麵麵相覷,沒再奚落,卻也沒接茬。
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也沒有再留下的理由了,丁馳隻得悻悻的打聲招呼,轉身走去。
“收鞋墊咧,新新的鞋墊。”
“收鞋……”
“收鞋墊的,回來。”身後有人喊道。
丁馳轉頭看去,說話的還是那個孟老太。
孟老太繼續招手:“回來,回來。”
丁馳依言返身走去,到了孟老太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