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戰後(1 / 2)

蒙古軍隊被明軍圍攻了,內城的明軍因為援軍的到來士氣大增,城外超過五千的三千營騎兵和過萬的輕騎兵堵住四個大門。

不到三萬的蒙古人就這樣被堵死在呼和浩特翁城和外城牆之內,蒙古人這下慌了,是拚死一戰還是投降成了他們爭論的問題。

蒙古人將領們傾向於拚死一戰,而如同士兵們反而希望投降,因為明軍不會虐待投降的人。

而且如果充當勞動力還能保證頓頓吃飽以及大米和白麵饅頭,如同家庭的蒙古人一年到頭基本奶製品加上至於塊莖甚至狩獵過日子。

很多時候一天隻能吃一頓飯而已,還是一些大亂燉而已。

第三天,蒙古人照常攻擊內城牆;不過他們留下一半的力量駐守外城牆避免城外的明軍斷後路。

少了一半的壓力,明軍守軍數量和蒙古軍隊進攻的數量差距不大;壓力很小,李牧甚至集合了手下所有的精銳,組成百人隊騎著戰馬趁著蒙古人猛攻城牆,打開城門在蒙古人一臉懵逼下直接衝擊蒙古人隊伍。

蒙古人頓時大亂,蒙古人隊形大亂;互相踩踏、推擠,明軍殺死的不多,自己人踩死自己的反而還多些。

李牧所在城牆的蒙古人扔下上百具屍體和一地的傷兵暫時撤退了,李牧帶著人回到城內享受英雄一般的待遇。

被打退的蒙古人很快再一次集結起來繼續攻城,不過明顯士氣收到打擊的蒙古人無法和士氣高昂的明軍士兵們繼續拚命。

很多蒙古人隻是在那裏扯著嗓子幹吼,爬上去拚命的反而不多;還要防止城門裏麵衝出來的明軍。

另外三個方向打的熱火朝天,明軍也趁機反攻,不過成效沒有李牧這麼大而已,但是仍然打亂蒙古人隊形成功的阻礙蒙古人的繼續進攻。

城外的明軍來回巡邏,沒有攻城但是也不給蒙古人撤離的機會;隻要發現城牆上的蒙古人少了就立刻準備攻城。

然後在城牆下跑一圈又撤離蒙古人弓箭射程範圍,蒙古人對於這種無賴的打法很是無奈。

貿然撤離又怕他們突然進攻,守在這裏進攻內城的人又不夠;這下陷入兩難的境地了。

李牧所在位置雷聲大雨點小,另外三麵也漸漸裝模作樣了,明軍士兵們反而開始發狠了。

明軍士兵們多次打開大門發動反攻,雙方在城門洞內展開廝殺;屍體都鋪滿城門洞。

曾傑此刻在城內一間屋子內修養,城牆上的喊殺聲驚醒了曾傑,朱曉月身穿明軍重步兵鎧甲,手持弩箭,腰挎遊牧彎刀從窗戶邊看著城強方向

曾傑周身疼痛隻能躺在床上,一邊忍著劇痛一邊擔憂李牧和手下士兵的安危。

雖然知道明軍騎兵們已經到達,可是騎兵沒辦法攻城;隻能起到牽製作用。

反而容易激發蒙古人拚死一戰的血性,不過從一開始到現在的激烈程度來看,要麼戰鬥結束,明軍集體戰敗被殺,要麼蒙古人降低攻擊力度了。

一連持續了三天,蒙古人終於選擇了放棄;他們的食物見底了,明軍的食物統一存放在城內的倉庫內,蒙古人自己的食物本來就不多了,經過這麼久的消耗,食物快沒了。

蒙古人士兵們從發給他們的食物量來看就知道了,蒙古人的士氣跌落致穀底。

蒙古人投降了,蒙古人主帥阿古達木打算自殺;卻被手下人攔住了,隻好帶著剩下的兩萬餘人投降大明。

呼和浩特戰役結束。

明軍和朝鮮士兵兩萬人經過這一戰,能站起來的也就三千左右;還剩下超過五千的傷兵,蒙古人被俘虜兩萬人,傷兵接近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