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的各種對戰競技,圓滿的落幕了。
墨月最後決定將13人,分為4個小隊。
神槍手強森擔任機甲戰隊的總隊長。
由艾博、顏典娜、嶽華、薄賽東四人分別擔任小隊長。
第一小隊(艾博小隊)的成員是:
艾博(原屬親王侍衛隊)、索恩(原屬親王侍衛隊)、石達(原屬炮兵連戰隊)。
第二小隊(顏典娜小隊)的成員是:
顏典娜(原屬炮兵連戰隊)、金妍(原屬炮兵連戰隊)、喬治(原屬宇航機戰隊)。
第三小隊(嶽華小隊)的成員是:
嶽華(原屬宇航機戰隊)、格立(原屬宇航機戰隊)、紀明(原屬炮兵連戰隊)。
第四小隊(薄賽東小隊)的成員是:
薄賽東(原屬親王侍衛隊)、張廣(原屬親王侍衛隊)、李海(原屬炮兵連戰隊)。
菲利浦親王對於這支新成軍的機甲戰隊心中非常滿意。
他親眼看到過煙圈星上的武鬥場格鬥,原本就在心目中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因此,他支持墨月嚐試性的組成一隻以機甲裝備為主體的戰鬥聯隊。
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四個小隊成員的對戰當中,墨月所打造的機甲戰隊,已經完全跳脫金鼎的武鬥場上所看到的風貌了。
煙圈星上的武鬥,與現在的機甲戰隊的戰鬥風貌,已經截然不同。
在煙圈星上,看到的是人們透過機甲裝備的動力支援,以及金屬的外甲,大幅度增加攻擊的力道以及殺傷力,可是嚴格說來,並沒有太多的創新,而隻是人穿著機甲靠蠻力對戰。
但是,墨月領導和重新設計調整的機甲裝備,則會讓人有一種錯覺,就是眼前的機甲戰士,不僅僅是穿著各種機甲,而更像是把機甲裝備裏麵的人,放大了。
而且這個被放大的人,身上長滿了金屬外殼以及個人原本就使用得非常趁手的武器。
就像是真正的巨人在戰鬥,而這個巨人並不因為身軀的龐大而損失了他的靈巧、速度與動作上的限製。
這不僅是在質量上的改進,而更像是迭代後的新版本。而且這個新版本的提升差距極為巨大。
除了機甲裝備的提升之外,這些從兩艘宇航艦上挑選出來的優秀戰士,又給了這些無生命的機甲裝備,賦予最大的生命力。
使得一具冰冷的機甲,在適當的人身上,得到最佳的運用,這已經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效能提升,它的提升效應難以估計。
墨月自己對於這支新成軍的機甲戰隊,總體而言是滿意的。
但是,在他心目中,還有改進跟努力的空間。所以在競技結束後,他立刻召集所有機甲戰隊的成員以及鐵軍的工作小組關門討論了一天,把每個人從競技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問題、想法或是建議全部彙整,然後分別去進行精進與改良。
於是機甲戰隊成員在強森的帶領下,各自去進行各種新一輪的訓練。
而鐵軍,則是帶領他的技術兵團重新調整和改良機甲裝備。
最後,墨月要求所有機甲戰隊成員,自行分組到星球上找地方各自進行訓練與對戰。
而星球上的各地人類,紛紛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天神的“憤怒”與“戰爭”。
聽說艾博後來被詩歌流傳成為“阿波羅”。
而擁有威力強大戰錘的索恩,似乎成了人們口中的雷神…。
最後,兩艘宇航艦的對戰演習,也順利的落幕了。
至於他們在星球各地的天空,演習的火力交鋒與產生的巨大聲響,在星球人類的神話和詩歌中又被留下了什麼記錄和評語,也就不是墨月他們所能知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