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米蘭清楚的記得那天陸非給他所畫的每一個戰術的路線。
作為教練,他知道每一個戰術都有超音速目前所需要調整的地方。
鑽石、折區、側掩護、高位擋拆和區域夾擊這些局部攻防戰術組成了陸非所畫出的戰術,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戰術,但是經過巧妙的組合,卻在局部可以形容精彩的配合。
而從戰術的布局引申到陣容的搭配問題更是成為那天兩個人討論最多的一點。
目前的超音速陣容算是窮人版的三巨頭,在西部說不上豪華,但是也能夠占據一席之地,既然是窮人版,那就表明有足夠的薪資空間去搭配更好的角色球員。
從首發陣容上來說,巴蒂爾和奧庫這兩名球員都屬於比較有特點的球員,巴特爾的防守可以解放陸非與雷阿倫的進攻,而奧庫的外圍投射能力可以更好的拉開球場的空間。
隻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麵對擁有超級內線的球隊,比如奧尼爾、姚明……奧庫擋得住嗎?奧庫擋不住讓拉希德華萊士上?
拉希德華萊士上了,防守端消耗的精力勢必會影響他在進攻端的表現。
奧庫的發揮決定了超音速隊麵對火箭和湖人兩支球隊的戰績,如果能夠擁有一名能夠在防守端限製奧尼爾和姚明的球員就好了。
比如……
麥克米蘭想到陸非所提到的那個球員就眼皮直跳,那就是在底特律已經拿下兩屆最佳防守球員的——本-華萊士。
不過想想球隊中似乎沒有什麼交易籌碼可以把本-華萊士交易到手。
再加上你想要,人家活塞也不願意給啊!
還有一點就是,萬一,萬一大本真的來了,球隊的戰術體係怎麼辦?大本他可沒有奧庫的外線投射能力,那樣球隊的內線必然和其他球隊一樣,擠成一鍋粥,球隊賴以生存的進攻體係從此將被打亂,為了防住奧尼爾和姚明這樣具有統治力的中鋒而舍棄了自己的進攻體係,
值得嗎?
陸非倒是覺得進攻體係可以慢慢磨合,隻要人能搞到手,其他的都好辦。
麥克米蘭隻是淡淡的白了他一眼,好搞的話還用你說?
這一條不行!
首發估計一時半會動不了,首發的戰術體係是球隊在聯盟站住腳跟的基礎,這個不能動,隻能在替補陣容上做一些小修小補。
替補陣容,按照陸非的說法,除了羅伊,其他的都可以隨便換。
後來轉念一想,王治郅也是替補,臥槽,要不要這麼無情?
還好麥克米蘭保持著清醒,替補的打法他們剛剛合計過,以羅伊作為主攻點打三角戰術,這是羅伊在大學最常用的戰術,這樣打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對於組織後衛的要求很低,隻不過當他們討論到防守端的時候,替補陣容的防守就變得有點令人著急了。
內線的科裏森和王治郅還能勉強湊合,主要是外線的防守。
上個賽季替補陣容的外線防守幾乎都落在科沃爾、迪奧和西蒙斯三個球員的身上,至於巴裏,防守的事情他一向不擅長。
可是現在不同了,羅伊的到來勢必會影響科沃爾他們幾個的上場時間,很大概率科沃爾會被挪到小前鋒的位置上,在一些需要射手的時候出現在場上,迪奧的組織能力不可或缺,羅伊不在的時候,替補陣容的組織離不開他。
羅伊上場的任務是負責進攻,那麼防守端的重任自然落到另外一個外線球員的身上。
但是一想到巴裏那慘不忍睹的防守,麥克米蘭心裏頓時跟明鏡一樣——大本搞不來,那就搞一個防守出色的組織後衛吧!
隻是哪個組織後衛合適呢?
今年自由市場上後衛本來就不多,還要從這不多的後衛裏麵找一個防守出色的組織後衛,不是為難人嗎?
“埃裏克-斯諾。”陸非淡淡的說出了一個名字。
麥克米蘭怔了怔,猛地一拍大腿,怎麼就把他給忘了……
埃裏克-斯諾,1995年NBA選秀中於第2輪總第43位被密爾沃基雄鹿隊選中,隨後就被交易到了西雅圖超音速隊。
也就是說,斯諾和麥克米蘭曾經做過隊友。
所以當陸非提到埃裏克-斯諾的時候,麥克米蘭才會一下子反應過來,這就是他要找的那個球員。
上場31分鍾,0次出手,當然也是0分入帳,僅有5次助攻。這樣的數據,換成別人可能在NBA都待不下去,但是如果這個人是埃裏克-斯諾,便沒人會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