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琦也沒放過郭嘉。郭嘉體質差,又好酒,對以後的長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劉琦逼迫郭嘉每晨起來與自己一同習武!郭嘉肯定是不幹的,有那工夫還不如多睡一會兒呢。再說咱一文人士子,學那粗人打打殺殺幹嘛?
劉琦可不管他,不起床?叫典韋把他從床上拎出來!接連拎了三天,後麵實在拗不過,拗得過也擰不過那粗魯的典韋的大魔瓜。最後也隻得跟劉琦一起隨典韋學了一些拳腳工夫。不過實在沒什麼天份,隻學得一些皮毛!
就算是這樣,幾個月堅持下來身體也強壯不少。後麵郭嘉也就發現了習武的好處,也就慢慢明白了劉琦對自己的良苦用心。
當然,平時的花銷用度基本上由劉琦開銷,來時家中帶的,後來鍾繇贈予的,再後來劉德返回山陽後又被劉表遣來送了一些。所以劉琦負擔著典韋郭嘉二人的開銷還是沒什麼壓力的。
轉眼半年過去,時間逼近年關,春節將至,學子們也都打點好行禮準備回家過年。
劉琦也準備離開了,可不是準備回家,而是準備繼續遊學,其實主要還是想誆騙些能臣武將為將來作打算。過了年就183年了,離黃巾之亂就剩下一年多時間了,劉琦心裏還惦記著“武聖”關二爺呢!關二爺是黃巾之亂時,朝庭號召各地征召鄉勇抗擊黃巾時出現在涿郡的。從解良到涿郡千餘裏路程,關羽挑著棗沿途叫賣,又逃避官府追捕,怎麼也得走個四五個月吧。而大棗成熟的時間是夏末初秋,也就是農曆七月左右。也就是說關羽應該是七到八月犯事離鄉的!那也就是說把握好時機,還是很有可能挖到劉備的牆腳的嘛!如此大忠大義之人,有我大劉琦的出現,應該不會悲劇收場了吧?
(有說關羽殺人後逃亡了五六年,賣棗賣了五六年。我覺得不太合理,按照桃園結義時劉備24歲來算,史書沒有記載,按劉備大關羽一歲,184年關羽23歲比較合理。那關羽17歲開始逃亡,沒有進貨渠道,不可能真在外麵偷棗賣吧?又說人關公熟讀春秋,深明大義,我也覺得他幹不出偷棗這事。再說後麵張飛說在緝拿官文上見過關羽,我覺得那官文也不會一貼五六年。咱不是寫史書,人羅大大寫《三國演義》都有許多故事設定,那這故事背景隻好自己設定了。看著合理就行!)
這些文人名士隻可結交,天下未亂勢力未成千萬不可招納,不然會被視為謀反。再說就算天下亂了,這些個名士也不會跟一個九歲的孩子吧?收幾個武人倒是不怕,士族是允許有私兵家將的。
大家相互道別,各自返鄉。
郭嘉劉琦二人卻是相互不舍,漢時重孝,遊子年關時大多返鄉陪伴雙親。再不舍也得分離!
郭劉二人在依依不舍中分別,劉琦取出部分財物贈予郭嘉,怕郭嘉不受,隻說是孝敬雙親。郭嘉再三推辭不掉,最後隻得收下。隻道是借下,日後一定相還!卻不知這一別竟是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