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雁門的事,劉琦準備繼續北上留城。誰知還沒走那甄堯又找上門來對劉琦說要跟劉琦聯姻。我去,那洛神甄宓才幾歲呀?就來聯姻。等甄堯說明,劉琦才愰然大悟。
原來甄家上一代家主蔡逸,曾做過上蔡令,後來利用家資大肆兼並周邊土地,從而使蔡家一躍成為大漢數得上的巨賈富戶。可後來蔡逸壯年早逝,留下妻子張氏和二子五女,長子甄豫早夭,二子甄儼不得已辭去曲梁長的職務回家繼承家業,撫養弟妹。長女甄薑年已二十有二,早已出嫁;次女甄脫年方十八,也於兩年前嫁於鄰城士族子弟;三女甄道剛剛及笄,正在四處打探,說親訪媒;四女甄榮才十三歲,卻也生得清新脫俗;而劉琦惦記的洛神甄宓現在才八歲呢,倒是幾姐妹中長得最可愛,最聰慧的一個。
甄堯是想在甄道和甄榮之間由劉琦任選一個聯姻。我去,不是不想要,這後院幾個妞都還沒搞定呢!還敢要,想翻船啊?劉琦實話告訴甄堯自己已有婚約在身,在沒完婚之前暫不考慮平妻和納妾。不過甄家可以在自己的大將中選兩個好女婿,比如高順、太史慈、張遼等等,甄堯說要回去與哥哥商量。打發走甄堯,劉琦帶著眾女與周倉北上留城。
一行人回到留城,受到留城百姓的熱烈歡迎。貂蟬和張寧在這兒生活了好些年頭,自然是非常熟悉,帶著蔡琰隨幾個姑娘直接回之前的家收拾去了。蔡琰雖然沒有來過留城,可被這裏的寧靜和象大家庭一樣和睦的氛圍深深打動。也為劉琦在這裏受到的尊敬感到驕傲,自己的夫君萬人敬仰,作妻子的總會有莫名的幸福感流露出來。況且留城的老老少少聽說她是未來的主母,對她也是尊敬萬分。
蒲元帶人到礦山中堪察去了,劉琦隻好先到書院尋找左伯了解造紙的事去了。用於書寫繪畫的紙張工藝已成熟,隻等建作坊,批量生產便好。劉琦心中大喜,紙張若能批量生產,又是一大財路啊!紙張出來了,還可以把印刷術搞出來嘛……於是劉琦帶著左伯到山裏選址造作坊,畢竟工業的發達伴隨的就是環境汙染。劉琦可不願造紙的大量廢水影響到留城百姓安寧的生活。
等蒲元回來,在城守的安排下連夜趕到劉府拜見劉琦。
一見麵蒲元就興奮地對劉琦說:“主公大喜啊!這山中礦石含鐵量極豐,實在是一座好礦啊,若能開采出來,以後並州的兵甲器械就不用愁買不到上好的镔鐵了。”
“蒲先生遠遷來並州,琦還未親自接見過,請先生恕琦招待不周。”劉琦向蒲元躬身行禮道。
“主公這是做甚?元得蒙兄長記掛,舉家牽往並州,若不是主公治下這百姓安寧,元一家老少還在那扶風郡受董卓賊兵欺淩,哪能象如今一般逍遙自在?主公又如此看重我等工匠,元敢不為主公效死!”蒲元見劉琦給自己施禮,趕緊下跪回禮。
“蒲先生不必多禮,快到房中共同飲宴,咱們邊吃邊聊。”劉琦扶起蒲元。
誰都知道鋼比鐵更好,造出的兵器也更為堅韌,可劉琦也不會呀,穿越過來也沒背著《百科全書》,搞些簡單的東西還行,象冶鐵煉鋼這些複雜工藝的東西就算以前看過也記不住。劉琦隻是調拔大量錢財供蒲元使用,提出冶煉作坊需遠離住宅和耕田,冶煉後的廢水不得隨意排放。工匠由蒲元滿並州自行招募,按工付酬,至少要保證工匠的收入要超過普通務農的百姓。至於開礦的工人可以臨時從城中招募農閑時的青壯,或許以後可讓戰爭的俘虜來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