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南陽之亂(1 / 2)

建安三年(198年)七月,汝南黃巾餘部劉辟龔都率眾攻入南陽郡,賊眾達八萬餘人。

舞陰、比陽、複陽、平氏等縣先後遭到洗掠。

跟以前不同的是百姓的損失倒不是很大,除了會被掠走一些青壯加入黃巾。

也許是百姓本已沒有什麼可搶的了吧。

不過各縣的士族大家們就沒那麼走運了。

不但被搶光了倉儲,還有許多組織反抗的家族舉家被殺,滅族焚屋。

叛亂十日後,各縣戰報雪花般飛向郡守府。

南陽太守鍾繇起兵三萬,派大將黃忠為帥,郡丞賈詡為軍師。從宛城出兵,進逼舞陰,清剿黃巾賊眾。

誰知劉辟、龔都卻不與黃忠大軍正麵相抗。見官軍開來,便主動讓出城池進攻下一個縣城。

黃忠軍團卻也不急著追趕,複得的每一個城池都要進去安撫一下民心。

有的城池縣令等官戰死或被殺,收複後鍾繇便緊急調配人手接任,組人民眾重建家園。隻是大家沒有發現,重建的時候,少了一些當地的豪門與士族。

他們是逃走了還是被殺了?

老百姓似乎並不是很關心。

他們更關心的是被官軍趕跑了的賊人們還會不會再回來。

不會回來的!

劉辟、龔都的黃巾眾,繞著南陽洗掠了一圈,明明占據人數優勢,就是不與黃忠大軍正麵交鋒。

黃忠大軍為什麼不窮追猛打呢?

因為賈詡吩咐大軍進城以收查叛賊為由,各城各家清查呢!

換句話說,二次掠奪!

當然不會騷擾尋常百姓,士家大族除了向劉琦靠攏的會向征性地走走過場外。李儒提供的黑名單上的家族再一次遭到清洗。

沒有時間一一查證!

也沒有一絲憐憫!

寧可錯殺!

也不放過一家!

借口就太簡單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勾結叛賊,為禍鄉裏!一經查實,夷滅三族!

沒有反駁的機會。大軍一過,士族人人發抖。

黃巾大軍逼進新野……

如何應對?

司馬懿呢?

他不在南陽!

在襄陽!

蔡府!

“先生,你看這南陽之勢可有轉機?”問話的是蔡瑁。

“怕是很難了,蔡將軍還是早做打算吧!將南陽的產業適當地收回吧,賈詡這一招真狠!居然跟黃巾賊人勾結,打壓我士族。還是小看了劉子瑋的手段啊!”司馬懿搖了搖頭道。

“先生是說這次劉辟、龔之事都是劉琦所為?”蔡瑁問道。

“嗯!”司馬懿點了點頭。

“能確定?”

“不能!但是,如若無劉子瑋許可,劉辟、龔都小小蛾賊哪來的膽子去撏其虎須?可知道丞相帶甲數十萬、袁紹自稱擁兵百萬,也不敢與其為敵!”司馬懿說道。

“那我們可以集士族之力,再勸說我家主公出兵剿滅蛾賊啊!”蔡瑁道。

“嗬嗬,蔡將軍有些太小看劉荊州了,當初他默許劉琦的勢力進入南陽就在做打算了!你以為此次荊南叛亂,他為何要提撥劉家的人?”司馬懿嗬嗬一笑。

“為何?”

“他在為劉琦接管荊州作鋪墊!”司馬懿說得很肯定。

“啊?”

“所以……上次給你說的事,你得認真考慮了!劉家父子一明一暗,正在聯手控製荊州。德珪公若再坐等劉荊州老去,怕是要錯失良機了!”司馬懿在忽悠蔡瑁。

“可是……”蔡瑁有一些猶豫。

“德珪公,你想想,若劉荊州真的將荊州大權傳給了劉琦,你等荊襄士族將麵對什麼?”司馬懿在將他往恐懼和仇恨的路上引。

“可是蒯氏兄弟與我不和,怕是難以拉攏啊!”蔡瑁道。

“無妨!你隻要拉攏江夏黃祖便可!你二人手握重兵,隻要能控製住南郡、江夏,他們為了家族利益自然不敢反對。”司馬懿道。

“江夏黃祖有一些忠於我家主公啊!”蔡瑁道。

“他忠於劉荊州而已,又不是忠於劉琦。我又不是讓你謀反篡位,隻不公擁立二公子而已。”司馬懿道。

“可是,二公子年少……”蔡瑁道。

“不正是因為年少,才好控製麼?到時候德珪公大權在握,又手握荊襄重兵,縱然劉琦又能奈你何?等丞相回兵拿下汝南袁術,大兵挺進江夏。德珪公可是立下大功的人!到時候封侯拜相,光宗耀主,丞相不會吝嗇的!”拿著曹操的令箭四處忽悠,這司馬懿倒是不客氣。反正畫出去的餅也不要自己來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