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短歌行(1 / 2)

曹操沒有讓袁譚失望,袁熙、袁尚很快就敗了。

沒有了袁譚的後援,沒有糧草供給,袁軍土氣低落。

袁熙耍了個心眼,說要親自出城去找袁譚搬救兵、要糧草。其實他是想脫離這個戰場。

不是他聰明,是他怕死!

袁尚畢竟還沒有補給是事實戰將不足也是事實派出去的催糧官一個也沒回來,也是事實。

不知道大哥那邊出了什麼情況。是需要一個人去催催的了!最合適的除了袁熙就是他自己了。這時候袁熙主動提出來去幹這苦差事,明麵上看來確實是在維護他的。

至少,袁熙也是這樣表現的。

他們並不知袁譚已經落敗而逃,這一去的風險算不比在範陽守城小。

事實證明袁熙的小心思並未讓他活得更久。

他本想催了糧草,裝個病找個借口留在袁譚身邊的。

可事情的發展完全偏離了他的設想。

順利拿下了薊縣曹洪,並沒有在薊縣等著。而是分兵兩路,曹真、曹休各帶兵五千。曹休收取燕國諸縣,曹真進攻涿縣,往範陽方向合圍而來。

悲催的袁熙還在幻想著薊縣的錦衣玉食呢,沒想到一頭紮到了曹真麵前。

狹路相逢慫者敗!

袁熙兵沒人家多、馬沒人家壯,他不慫誰慫?

沒名其妙地就被人割破了喉嚨!

出了範陽連一頓飽飯都還沒吃上呢!

不過,還是有人跑了。

跑回範陽向三公子袁尚報信,有大量曹軍出現在範陽身後。二公子戰死,大公子怕是也已凶多吉少了。

袁尚徹底動搖了!

戰場供給不足,軍心不穩。

自己再堅持,有什麼意義呢?

父親已卒,二哥已死,大哥生死未卜

難道要天滅袁家嗎?

堅持?

前有凶猛的曹操,後有強大的劉琦,就算他們兄弟能在這個夾縫中生存下來又如何?

能逃得過滅亡的命運嗎?

答案是否定的!

想要爭霸當然得做好會敗亡的心裏準備。

投降吧?

打不過就降,還有幾萬大軍,加兩員猛將,這資本換一生安樂應該沒問題吧?

當然沒問題!

兩號猛將加差不多四萬大軍,給個閑職,供一世安樂有什麼問題?曹操當然樂於接受。

武人的思維沒那麼複雜,主公都降了,還有什麼可堅持的?就算顏良、韓猛忠心袁紹,但是袁紹不是死了嘛?袁紹所托就是要照顧兩個兒子,現在老二死了,小的降了。他倆不降,去哪兒照顧?

曹操進入範陽城後,最高興的不是得到了袁尚的歸降,而是因為袁尚的投降而得到了兩員虎將。特別是顏良!憑著五萬大軍硬是擋住他十來萬大軍兩個多月的進攻呢!誰說人家隻是“插標賣首之徒”?

隻是,顏良表現得不是那麼情願為曹操效力,隨時都緊隨在袁尚左右,一副袁家家臣的模樣。

不行,如此良將怎能為一喪家之犬用耳?

戰場才是將軍的最佳歸宿!

不論如何也得想辦法把他爭取過來為自己所用。

當夜,曹操大宴眾將。

袁尚豁然在列。

當然,袁尚在,顏良、韓猛自然也在。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良將也!

拿下範陽,得兵四萬曹洪等將又已拿下燕國。也就是袁氏集團的有生力量和主要地盤都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了,區區一個如喪家之犬般的庸才袁譚和三兩個北地偏郡,何足慮哉?長劍所指,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