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嚴冬,北國的雪遲早都是會來的。
關羽接收了袁譚和慢慢聚攏的三萬袁軍以及遼西、右北平兩郡。
天氣太冷了,確實不適合戰爭。
可是斥候來報,曹操似乎並沒打算停止征伐袁譚。
曹操親率五萬大軍迅速占領漁陽郡,向右北平開進。
關羽不是袁譚,當然不會給曹操攻城的機會。早早的在徐無山下拉開陣式,坐等曹操來戰。
曹操當然也已經知道了前麵的情況。被曆史認證了的軍事家,絕對不可能靠著兵多埋頭猛衝猛打的。
再說他可不會單純地認為袁譚會坐以待斃。
那麼他將要麵對的就會是劉琦手下的第一大將。
所以一進漁陽,他就開始謹慎起來了。斥候一撥一撥地往外派。
消息傳來關羽的大軍已經在徐無山布下陣式,曹操自然能想到袁譚十有是投靠了關羽。以他多疑的本性,他當然不信關羽就隻是簡簡單單在徐無山下布陣等他決戰。他懷疑關羽早就在徐無山周圍布下了陣勢等他往裏麵鑽。
但是,他又不想就這樣就放棄本應輕鬆到手的漁陽和遼西二郡。這不僅是兩個郡的土地和人口的問題,還關係到以後與劉琦之間的戰略。
所以,曹操明知關羽在徐無山下列陣,也不得不上。畢竟關羽不是劉琦,他不信關羽一介武夫也會有劉琦那樣的政治眼光和死不要臉的厚臉皮。
曹操決定讓夏侯惇帶著曹洪、曹真、史渙等人率著兩萬先頭部隊先行開往徐無山,試探一下關羽是不是真的敢直接跟他開戰。自己帶著大軍隨後趕到。
徐無山雖以山名,其實沒有多大的山,隻不過在這片平曠的大地上凸起了幾個山包而已。既不能作為戰略之地來屯軍,又不能作為屏障阻擋嚴寒。隻不過讓從近海吹來的寒風打了幾個轉,聽起來讓人覺得更加的寒冷罷了。也許他唯一能給大軍帶來的好處就是能夠提供一些以供大軍取暖的材火。
雪越下越大了。
大地一片潔白,黑的土地、黃的枯草都漸漸地被雪的白掩蓋。
夏侯惇的大軍遠遠地望到關羽大軍的營地的時候便停了下來。
名義上來說,劉琦曹操是合作狀態的盟友關係。
所以夏侯惇不可以上來就直接衝擊關羽的營寨。先禮後兵,是禮儀之邦的基本道德。
在沒有宣戰,沒有摩擦,沒有矛盾的情況下,誰先出手,將會失去話語主動權。
曹操隻是讓夏侯惇去試探,可不會傻到讓夏侯惇去主動招惹關羽。
夏侯惇在關羽肉眼可見的地方停下行軍,就地安營紮寨。
兩軍相距不過二裏之遙!
可是誰也沒有先出手,連試探都沒有。
夏侯惇在等曹操。
關羽在等什麼呢?
關羽也在等曹操!
以逸待勞,離自己的大後方並不遠。雖然暫時還很難從新得的遼西、漁陽得到多少補給。但是,自從袁譚一降,公孫康便看到了大軍短時間內是不可撤回遼東的,麵且很有可能將以此為前線征戰中原。於是建議關羽就地駐軍,並從昌黎、遼東、以及興州等地調撥牛羊糧草以供軍需。
幫人打仗可以敲詐人家袁譚,現在人家把僅有的地盤全送你了,那就是自己的地盤了。守護自己的地盤那就必須要自己出糧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