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先禮後兵(1 / 2)

“回主公,關中諸郡除去拱衛長安的一萬兵馬,還有兩萬人馬可以調動。河套地區皆黑山移民,大多青壯都有戰鬥經曆,但是都已被遣散歸農,需要重新征招方可成軍。倒是河東與弘農尚可調集三四萬兵馬,隻不過”荀彧對劉琦治下各地的兵馬倒是了如指掌。

“不過什麼?”

“主公,目前曹操的軍事調動確實是在應對我軍的三條主攻路線,但是洛陽和河內畢竟也是曹操的地盤,很難說他不會出兵河東或者弘農,以襲我後方。臣以為不得不防啊!”荀彧回道。

“河東和弘農的部隊確實不宜調動,那派人去河套地區征些兵士吧?嗯,我看就讓張白騎去吧,張燕現在西域,黑山諸將中就他還算是有些頭腦。”劉琦道。

“臣以為此事由雷公去做比較合適,白騎將軍比較沉穩,守河東還要靠他。雷公雖然性格爆躁一些,但是卻比較能煽動士氣,加上他以前一直是飛燕將軍身邊的忠實擁護者,在黑山下來的百姓中還是有些威望的。”荀彧親自主持過黑山大遷移,對黑山下來的將領也比較熟悉。

“那便讓雷公去吧!馬上安排下去,五日內從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調動大軍兩萬,到霸橋集結。兵發南陽,隨吾出征!”

“喏!”

荀彧的辦事效律那可是很高的。調兵令傳達下去的當天,三郡的駐軍將領便已經行動起來了。第二天就有部隊開始往霸橋方向移動了。

京兆尹的人馬來得最快,守將白繞也是閑出鳥來了。從歸順劉琦後,都是以守將的身份駐守河套、京兆尹,很久沒有參加過戰爭了。日子雖然過得安穩愜意,但是對於那些一直在刀口添血的軍人來說,沒有戰爭總會覺得生命中少了些什麼。

所以,荀彧發下的調令一到,他便立刻整軍,簡單地安排了京兆尹的防務後,親自領著七千大軍開往了霸橋。

其實左馮翊和右扶風的人馬來得也不慢,隻是他們稍微遠了一些罷了。

調令下達後的第四天,兩萬人馬便已齊聚霸橋兵營。

隨軍而來的還有白繞、眭固、青牛角等將領。

這些黑山下來的漢子們雖然都已經貴為正規軍的將領,日子也已經過得非常好了,但當年叱吒山林的日子總是令人懷念。他們可沒有張燕的眼光和能力,他們能為將絕不是會了過安穩的日子,他們渴望戰爭。作為軍人,除了戰爭,他們已然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劉琦給了他們權力與安穩,讓他們的家人親人能夠過上好日子。他們都是真的漢子,知道誰對自己好。但是守著安定的地盤,體現不出他們的價值。

他們渴望上戰場。

雖然守一方平安同樣重要。

但,每一個軍人都渴望上戰場,真刀真槍地去拚殺自己的功勳。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六月,劉琦親率白馬義從、神刀衛以及關中大軍共計三萬人馬開赴戰爭的的最前沿。

趙雲和馬超的部隊與李典的守軍彙合,大軍已開出堵陽,在離葉縣不足二十裏的小城卷城擺開陣勢。

夏侯惇的大軍也已到達葉縣,與曹仁彙合。加上原來的守軍,約有十三萬人馬,大軍人山人海地將葉城圍了個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