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血戰曆陵(1 / 2)

();

虞翻連夜趕回南昌,向豫章各縣發出調兵檄文。

第二日中午便集齊大軍一萬,由呂範率領先行出發,增援柴桑。後續部隊等集結完畢便由陳武率領繼續北上。

當呂範的大軍到達海昏的時候,斥侯傳回消息曆陵失守。呂範快馬將消息送回南昌,虞翻等不及集結更多的兵力,讓陸續趕到的又一萬人馬由陳武率領,即刻出發,緊急馳援呂範,準備強行奪回曆陵。

打不通北上之路,一切增兵、一切馳援,都是徒勞。

戰事吃緊,虞翻同時向秣陵的劉備發出了戰報與求援信。

天色已暗,曆陵又渡過了平安的一天。也許,這平安已是最後一天。

劉睿已經收到探子回報,敵軍萬人離曆陵已不足十裏。

緊張嗎?

第一次上戰場,就攤上這麼重要的任務,不緊張肯定是假的。但那份緊張之中更帶著些許興奮,嗜血的興奮。

建功立業,在此一戰!

劉睿連夜組織人手準備擂石滾木,熬製金湯。

原曆陵縣長見故主有江東大軍來援,頓時心生反叛之意,被家丁舉報,劉睿果斷下令斬之,並抄沒其家產。

非常時刻,當行非常之事!劉睿心裏清楚,大敵當前,敵方為援柴傷必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攻擊曆陵。他的精力必須全部放在城防之上,一切不穩定因素都該徹底消除,哪怕是屠殺,也在所不惜!

沒有同情,也沒有憐憫。戰爭中不允許背叛,做叛徒就要有叛徒應有的自保覺悟。

要做牆頭草,就要有被狂風連根拔起的心裏準備。

呂範其實是一個文官,跟著張飛也是為了給張飛當個參謀用的。張飛點名讓他跟著陳武北援柴桑,就是有他跟著張飛更放心些。

別說文人不適合上戰場。如果你讓他衝鋒陷陣,那肯定是不合適的。但若單論指揮與調度,隻要他有足夠的威信,那麼,文人並不見得比武將差。

所以,單以統兵用兵的話,武人更適合為將,文人更適合為帥。

遠的不說,為打下大漢山而立下漢馬功勞的“兵仙”韓信,誰見他上陣殺過敵?

再近點,曹操雖然也有些勇武,但文才謀略卻更勝一籌。

哪怕許多人心中已達超一流武將能力的劉琦,那文采那智慧都已成傳奇。

呂範沒有冒然進攻,因為他不信奪下了曆陵的劉漢大軍沒有防備。最主要他因為是馳援柴桑並無攻城器械。

暫緩進攻一是為了抓緊時間趕製攻城器械,二是為了等陳武。動動腦子他可以,真到了衝鋒陷陣還得靠武將。

陳武接到呂範的緊急軍情,顧不得天黑難行,連夜帶著部隊趕往曆陵。

劉睿從接到東吳援軍接近曆城便沒有下過城樓。劉琦這位小叔叔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也是他奮力追趕的目標。

劉琦從立足平城開始,十歲披戎拒敵邊關,然後征草原、平內亂、收關中、得益州……麾下將將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未逢一敗。他不想叔叔的不敗人生在自己這兒留下汙點,哪怕他已得知敵軍已數倍於自己。

死戰不退!

這是他給自己立下的軍令狀,他決不允許敵人的一兵一卒越過自己的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