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南中之亂(1 / 2)

南中,其實是很大一塊地方。

益州南部有很大一部分地區是大山叢林。

南蠻就生活在這茫茫的叢山峻嶺之中。但是,他們的存在還處於部落、山寨狀態。

靠山吃山,南蠻多以山中打獵為生。人口本就不多,還分布在益南茫茫的大山之中。各部落獨自存在,各自為王。

想要輕易地煽動他們一起造反,其實很不容易。

司馬懿不是傻子,他不會傻到輕易地往山裏鑽,自己去說服蠻人造反。他絕對相信自己沒那個魅力。

可是,山高皇帝遠啊!

益州雖說已經劃歸劉琦所有,但是南蠻從來都沒有真正歸心過。徐庶當年大軍壓境,強行收複益南各郡。威名遠播,各地官府紛紛獻城投降。南蠻各族為避鋒芒,紛紛遠離城池,遁入深山。

一年前,劉琦為了與曹操、劉備開戰,將徐庶大軍北調西涼,南方各族又蠢蠢欲動,向富饒的城池靠近。

司馬懿從交州進入牂柯郡。他沒有急著西進去,而是直奔郡治尋太守朱褒而去。

朱褒,牂柯大族朱氏優秀子弟,素有異誌。當年劉琦入川,朱褒審時度勢,勸朱家舉全族之力支持徐庶南征。因平叛有功被舉為牂柯長史,任上頗有作為,後原牂柯太守北調,保其為守。

這個人物不簡單,徐庶哪裏知道他大軍一到便不見蹤跡的南蠻叛軍其實是朱褒暗地裏通風報信給勸進山的?

別以為南蠻能人異士多,南蠻便有多強的戰鬥力。出了那片山林,尚處於刀耕火種、捕獵為生的南蠻軍隊,根本不敢與朝庭軍隊為敵。

朱褒這麼做,確實讓徐庶大軍南下時很快便取得了收複城池、穩定民心的效果。但另一方麵,卻也讓南蠻保存了實力。而他自己則兩頭討好,兩邊得利。

這讓他在牂柯的政治生涯一帆風順。

但是人性是貪婪的!有利益便有欲望!

一郡之守不是他的目標,即然做官,誰不想越做越大?

然而諸葛亮並沒有那麼快提拔大,舉薦他。

其實他本來已經做得很好了,隻是畫蛇添足地在每一次月報時都給諸葛亮送上禮物。

如果諸葛亮是一個貪官,他肯定已然被上調。如果諸葛亮兩袖清風,那他便想別的辦法。可惜的是,幾年下來,他送的禮諸葛亮也沒見退,卻也不見諸葛亮對他有什麼表示。他完全搞不懂諸葛亮的意圖。

朱褒已然算得上是一個投機高手了。可惜,他的上司諸葛亮對人性的把握遠勝於他。

縱然朱褒年年政績評比都在各郡前列,卻並不見諸葛亮對他有多大的看重與提攜。

諸葛亮知道朱褒有問題,但卻沒有證據。他送來的東西沒退,隻不過是為了穩住他罷了。沒有合適的人選之前,他不會輕易更換郡守人選。畢竟朱褒在牂柯深得民心,工作幹的還不錯。諸葛亮隻要時不時地送去一些鼓勵便能繼續吊著他為國效命。

就算是這樣,朱褒也沒有想過要造反,他隻過再動其他心思以求高而已。他才三十出頭,機會還多著呢。

人,很多時候不是不想變。而是利益的誘惑不夠罷了!

如果說諸葛亮的手段是抑製人膨脹的欲望,那麼,司馬懿就是無限放大人的欲望,從而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