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將馬騰的地盤攻打下來所花費的時間並不長,不過三,從這一方麵而言,卻是足夠明呂布在進擊西涼之後,進行的事情有多麼迅猛了,不過迅猛雖然好,可是卻也有著一定的缺點存在。
現在在西涼外,也就是那些羌族、氐族的地盤上都有著南匈奴遷徙而來的部落,不過靠近南匈奴的地盤則是部落會相對多一些,可是遠離的話,部落數量會迅速減少,畢竟遷徙的距離太長,而且從自己原本的部落住所遷徙到未知之地,自然會有不滿。
所以其中想要進行一番安慰以及勸誡自然有所困難,不過好在各地盤上都有南匈奴的部落存在,南匈奴部落的人員遷徙,便使得原南匈奴的人口不會如之前那般密集,如此便是有著地盤能夠建造城池。
雖然城池的完全建造需要不短的時間,可是大概建造成功的時間卻不需要太長,再加上北地的城池建造已經有不少俘虜還有百姓參與其中,那麼南匈奴這裏自然也是需要,畢竟之前建造城池的地方主要是在南匈奴跟並州相交之界。
而在南匈奴腹地建造城池,即便不需要跟北地那般密集,可是卻也是必須的,畢竟從南匈奴之地直接南下即便無法直接抵達洛陽以及長安,卻能夠抵達三關之地,甚至如果有人南下拚命的話,不是到不了洛陽或者長安。
是故在向看來必須在南匈奴腹地建造城池,之前因為南匈奴腹地的部落眾多,而且各自地盤的分割可以已經做完了,故而要是就這樣建造城池,那麼便很可能會有不少的麻煩,所以才拖延那麼長的時間。
畢竟即便就算是同為南匈奴族人,可是不同部落之中難免存在彼此相戰的情況,甚至可能是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仇怨,所以這一次遷徙的便是這些部落之中的一方,當然是選擇相對勢弱的一方由部落之中的漢人進行勸。
這樣的情況下,勸難度並不會太大,畢竟就算沒有彼此相戰來進行爭鬥,可是卻能夠通過另外的方式來進行欺壓,比如跟其餘部落聯合,然後進行草場使用的壓榨之類的,這樣便是能夠遏製這一部落生存空間。
即便有漢人存在,卻也主要是讓這些部落彼此之間不會發生戰鬥之類的衝突,可是這樣以商討聯合進行的壓製,這些漢人不會參與其中,這是他們這些漢人不去影響南匈奴的規矩,這樣才能夠保證依舊是南匈奴人為主這一點。
而向重視洛陽以及長安也是自然的,畢竟這兩處地方若是被敵人攻陷的話,那麼便有可能使得關東以及關西兩地一同被奪下,屆時若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整個大漢便是會被一分為二,屆時南北兩地很可能出現兩個朝堂,各自而治,下不寧啊~
所以在南匈奴這裏建造城池有著絕對的必要性,即便所謂的敵人現在還沒有出現,甚至不過是存在於向腦海之中的假想敵,乃至於是幻想,不過若不盡早做好打算,做出舉動的話,那麼屆時事情真的發生了,影響會更加可怕以及廣大。
不過在南匈奴之地建城,多少也會有著不少的麻煩就是了,畢竟這些部落的人員離開,周圍部落之人自然會想要將這裏的草場給分割掉,故而便是會進行商討,不過在得知建城的意思後,這些南匈奴部落首領自然都有所異議。
畢竟這可是劃分出區域來建城,這樣不就有可能會使得草場這裏無法進行分割嗎?不過向的威嚴,或者向軍伍的可怕戰力多少也使得這些南匈奴首領不敢多言,故而在爭取到一定利益後,並沒有繼續反對。
而這裏所謂的利益其實就是草場的分割,雖然有部分的草場直接進入到向手中,不過剩餘的草場卻依舊分割給這些部落,所以才使得這些部落首領沒有繼續多言,何況在這些部落之中的漢人一同勸,理由充分,故而城池的建立並沒有因此而受到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