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石機發射石塊,在空中彼此發生碰撞,或者是彼此就這樣擦肩而過,而關羽卻沒有就這樣停止下令,而是立刻命令弓箭手放箭。
而在關牆上,卻極為繁忙,畢竟曹軍發射而出的石塊也有著不少落到了關牆上,士卒進行躲避,或者被身邊的弟兄協助躲避。
一恍如之前曹軍進攻一般,不過相對而言,關羽卻是一開始就直接展現出了拋石機這當初作為最後底牌的利器。
而拋石機的出現,並沒有給予曹軍士氣多大的削弱,當然曹軍士卒之中的確有著大部分都受到影響,可是卻在一段時間後便打起精神。
而在衝擊的士卒更沒有這個時間去晃神,畢竟要是晃神而停下自己腳步的話,那麼那些掉落下來的石塊很可能便是會砸中他們。
依舊如之前一般,這一次的石塊多數是落在關外,雖然也有不少石塊落在關牆上,可是在關牆的高度之下,石塊受到些許的碰撞,便會使得其高度下降一些。
就算是砸中關牆,卻也會因為這一直都保持堅固的關牆而將石塊擋住,也因此而使得石塊多數都留在關外,當然會給予曹軍多大的死傷則不得而知。
不過這些落在關外的石塊,卻是能夠成為阻礙曹軍士卒進攻的存在,畢竟想要將雲梯搭上,那麼便是需要靠近關牆一定的距離,而這些石塊的存在,能一定程度延長些許時間。
而這樣便是能夠讓關牆上的弓箭手進行定點瞄準,而定點瞄準相對而言則是能夠更加確保箭矢的射殺率,畢竟要是形成箭雨的話,是進行覆蓋性殺傷。
也就是發射三千支箭矢可能形成的箭雨覆蓋的也就是五百人左右的敵人,能夠確保射殺的敵人也就是五百人,或者多一些。
當然在敵軍沒有靠近之前,這樣發射箭雨則是能夠給予敵軍最大的殺傷,同時也多少能夠打擊敵軍的氣勢,而氣勢隻要有所削弱,並不算失誤。
在曹軍士卒衝殺的那一刻,戰事便是已經達到了白熱化階段,因為曹操這一方並沒有停止拋石機的發射,而關羽這一邊自然也是如此。
不過相對而言,關羽這一邊發射石塊有著一定的時間間隔,當然這裏的是每一台拋石機都有著各自的時間間隔,故而有那麼短暫的時間,是沒有石塊從關內發射而出的。
而曹軍的拋石機則是有部分是急速發射,準確的是在長時間進行連貫發射,跟關羽這方不同,現在關羽這方的拋石機都出現了間隔。
畢竟這是為了確保拋石機不會出現損毀,即便曹軍的拋石機極為迅猛,可是關羽也沒有更改命令的意思,畢竟拋石機可是作為潼關的守關利器。
要是有一台拋石機在戰事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損壞了,那麼對於之後守關的事情將會形成不的打擊,所以關羽並沒有因為曹軍進攻的節奏而改變自己的命令。
曹操看著麵前潼關發射出來的石塊,依舊還是跟之前一般,不由得則是有些許的無奈,不過卻很快就恢複正常,再次命令部分士卒衝擊。
曹操先後便已經下達衝擊的命令,讓兩萬餘士卒衝擊了,而且現在戰事發生才不過一兩時辰,顯然這麼多的士卒,並不是曹操最後會投入的戰力。
對於曹操而言,不知道守軍將領何人,不知對方性格,不知道關西雍涼之地現在的情況才是最麻煩的事情。
畢竟未知便明可能會出現變故,想要打探情報也做不到,進入到關西雍涼之地的打探人員一個都沒有返回,就猶如當初派遣人員打探河北情況一般。
所以曹操才會帶領這麼多的士卒前來,也才會在一開始就讓一部分的拋石機這樣急速發射,為得便是在氣勢上將潼關軍伍給壓製住。
無論是曹操還是關羽,至少都希望在這第一戰之中能夠削弱對方軍伍的氣勢,當然要是能夠尋找機會,給予對方重大損傷,甚至是擊敗對方,自然不會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