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曹操得知函穀關守將的意思後,便是讓函穀關守將堅守函穀關,故而在太史慈的軍伍抵達的時候,自然是派遣大量士卒在關牆上靜待。
結果便是被石塊以及‘炸彈’先後重創,死傷者之多不言而喻,至於在攻擊上,太史慈更是等了一會兒才讓士卒衝殺。
畢竟石塊的數量不充足,多數的石塊主要便是在包圍洛陽以及方悅的軍伍之中,原本太史慈並沒有奪下函穀關的意思。
可是關羽既然已經動用了‘炸彈’,那麼也就沒有必要藏著這一手,而且因為關羽這麼做了,方悅那裏在抵擋曹軍進攻的時候也省了不少心!
畢竟兗州可是有著曹洪帶領的數萬兵馬,雖然官渡的軍伍並不怎麼敢調動,可是曹洪調動兗州其餘地方的軍伍,再加上其本身帶領的軍伍,五萬之軍還是能夠湊出來的。
當然曹洪這樣湊出來的兵馬,就戰力而言,自然無法跟曹操親自率領的兵馬相比,可是就算有著拋石機進攻虎牢關,就算民心不定。
可是方悅率領著的軍伍卻依舊將曹洪的進攻擋下來了,當然作為代價,則是將關門直接封堵起來,這也就使得曹洪無法以撞擊關門而衝入虎牢關內。
而函穀關在太史慈麾下的士卒衝上關牆,準確的是在他們搭起雲梯的時候,太史慈一方便沒有繼續拋射石塊以及‘炸彈’。
可是卻不代表在前方衝殺的士卒沒有其餘做法,在衝殺的士卒之中有著弓箭手,而這些弓箭手的箭囊之中都有著三到五支特殊的箭矢。
這些箭矢是‘炸彈’跟響箭的結合,算是一種聯合產品,而在這些弓箭手發射這樣的箭矢之時,自然會在炸響的同時使得關牆上的曹軍士卒再次出現傷亡。
至於雲梯,既然要對付洛陽,甚至已經有了對付虎牢關的意思,那麼雲梯自然是在出軍之前便準備好,高度隻會超過實際,不會不如。
畢竟洛陽就算曾經被董卓一把火燒過,可是城牆的高度卻依舊存在,所以雲梯自然不能夠太短,至於製作的時間。。。。
向早就有了對司隸之地動手的想法,雲梯這些東西在各軍伍訓練的同時,也會讓這些士卒去製作,所以隻要調用即可,根本就不用再花費時間去製作。
故而才能夠這麼快就將函穀關奪下,至於洛陽,在那裏進行包圍的士卒,並沒有對洛陽動手,而是依舊保持著包圍的態勢。
為什麼呢?因為洛陽城內的百姓太多了!要是將洛陽攻打下來的話,那麼便是需要花費不少的精力去進行治理!
要知道方悅可是連前往虎牢關的途中都沒有去親自進攻沿途的城池,連成皋這一座要城都沒有親自去攻打,足夠明當時時間的緊迫以及方悅的自信了。
對付洛陽這樣的重城,在沒有太史慈以及方悅這樣的主將的情況下,那些副將主要便是大軍包圍洛陽,而派遣足夠的士卒去對周邊其餘城池或者村莊、堡壘進行攻擊!
而在黃忠派遣太史慈以及方悅行動的時候,向也已經調動了不少剛剛從學院畢業,或者是在各處位置實習,等等的人員了。
畢竟向原本的打算,除了為關羽分擔壓力,讓曹軍不要繼續攻擊潼關外,便是要奪下一部分的司隸之地,函穀關可以不要,但是虎牢關到洛陽這一片區域要奪下來!
如此,自然是要有著足夠的官員以及守衛將領才行,至於為什麼要奪下這些地盤,而不是進行掠奪的方式,則是因為洛陽本身的意義。
即便因為許昌的存在,而使得洛陽原本的帝都意義削弱了不少,可是在更多的漢民心中,長安以及洛陽便是他們內心之中的帝都,是心中向往所在。
所以奪下洛陽,雖然不能夠保證可以讓下有才之人都前來,或者信服向,卻至少能夠讓一部分心中依舊懷念大漢之人去向的地盤看看,到時候不就有招攬人才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