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九十章 所想與行動(1 / 2)

而向在得知曹操的軍伍開始向兗州行去,而且速度不算很快的情況下,向便是立刻命令張合、徐晃、高順三人帶領各自兵馬到黃忠那裏。

要知道他們三人麾下的士卒可都是精銳之中的精銳,大戟士、巨斧兵以及陷陣營,而且在這麼些年下來,這麼一段時間他們的軍伍士卒多少都有所增加。

雖然到達黃忠那裏後無法讓黃忠能夠指揮的士卒達到之前那般有著十餘萬之數,可是卻也能夠讓黃忠可以指揮近十萬的士卒。

當然這些都是暫時的,畢竟向已經準備親自領軍南下,跟曹操交戰,至於袁紹,實話,向在這麼多年後的如今,已經不將袁紹計算到自己的威脅之中了。

要是早幾年的話,向自然要重視袁紹,可是現在在張遼其麾下的軍伍士卒達到十餘萬的情況下,向則是不需要去麵對來自袁紹的威脅了。

要知道張遼的麾下可是有著趙雲、夏侯蘭、樊娟以及刁蟬四名總將,就這樣的情況而言,可以張遼麾下的軍伍在將領方麵並不少!

畢竟就算是徐榮也隻是總將,而霍符等幾人更隻是準總將,雖然地位上比之趙雲等人差一點,在軍伍士卒方麵較之趙雲這些總將要多,可是將領卻要少!

而在這一方麵有著足夠多的將領,那麼在指揮士卒上,則是能夠更加有著秩序,而且氣勢的凝聚則是要更加快速,如此在廝殺上則是會更強。

畢竟氣勢的凝聚雖然無法形成實質,可是卻能夠讓逸散而出的氣勢減少,而逸散而出的氣勢減少的話,那麼則是能夠將這樣的氣勢聚集在士卒這裏。

如此則是能夠越發地提升這些士卒的士氣以及戰意,而這樣做,則是能夠對於戰事有著極大的好處。

故而對於袁紹,向並不在意,同時在張遼的軍伍之中,其中的將領也有著一些是河北原本袁紹帳下的將領,當然這些將領都經過學院的熏陶。

而袁紹之子,袁譚、袁熙還有袁尚,甚至包括袁紹的妻女,在這麼多年下來,經過向學院以及向治下氛圍的影響,對於袁紹即便還在意,卻也有著自己的底線。

不得不這麼些年下來,課程對於袁紹的妻女以及子嗣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不過因為袁紹怎麼都是他們的父親、丈夫。

所以想要他們親自去討伐袁紹,去做大義滅親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都體驗到了在河北百姓的氛圍。

河北之地,無論是城池,還是村莊,百姓都極為活躍,可以並不像當初袁紹在冀州那般,相較而言,活力更強,百姓的笑容更是讓他們心中舒暢。

或者應該,他們在第一次見到百姓臉上的笑意後,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想法,也都有了希望,以及不願。

故而袁譚等人即便在河北之地,可是卻也沒有跟袁紹有消息來往,甚至在發展著地盤、訓練軍伍,極為遵從向的規矩行事。

故而就算袁譚等人沒有直接跟袁紹懟著來,可是卻也從另一方麵在協助向,這樣的方式自然是在增強向的實力,而且對此他們也沒有絲毫不對之福

畢竟對於袁譚等人而言,隻要不是他們親自出手對付袁紹,或者是擊殺袁紹,或者是在戰場上處於對立麵的話,那麼便是足夠了。

畢竟怎麼都是生父,就算在現在袁譚等人看來,袁紹的作為並不正確,可為人子者,他們明白自己勸不動,而且在爭奪下的情況下,便是決定生死。

要是真的服了袁紹,那麼跟讓袁紹去死也沒有多大的差距,故而袁譚等人,無論是袁紹的妻女還是子嗣,都已經有了打算,那就是待事後服袁紹,或留下其骨灰!

戰場之上的生死在戰前進行任何的承諾根本就沒有意義,畢竟戰場上隻看生死,誰會在廝殺之時管敵饒長相?故而袁譚等人都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