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玄耳的故事(1 / 3)

在旱了兩年的土地上,這年的冬天,竟然下雪了。

這雪下得晚了一些,這片土地已經是赤地千裏,顆粒無收。

厚雪蓋住了地麵,卻沒蓋住餓死在路邊的屍骨。

枯死的樹上,落著大片的烏鴉,發出著啞啞的叫聲。

這裏的住戶,逃災的逃災,餓死的餓死。

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一個青年正迎著風雪,從凍硬了的路上,蹣跚走著。

北風吹得厲害,攪得雪花撲頭蓋臉,讓他抬不起頭,看不清前路的方向。

他緊了緊身上的衣服,低著頭,前進著。

雪花不時會飄到他的臉上,卻不會完全化去,結出了霜一般的殼。

“咚咚咚。。。”

“胡老爺,救命啊。”

那青年到了一家大門前,用手使勁的捶打著。

不一會,一個三十餘歲的男子打開了房門。

“你。。。你是。。。?”

“我是鄰村的二菜,求胡老爺發發慈悲,賞上幾口救命的口糧吧。”

“我家五口,已經餓死兩口了,隻剩下我爺和我老婆,求胡老爺了。”

那個青年顧不上門前的雪水,跪在地上,邊說邊不停的磕頭。

“快。。。先進來,阿玲啊,給他盛上一碗熱湯,暖暖身子。”

胡老爺扶起了那個青年,把他引到了家中。

“哎,老爺,你怎麼又讓人進來了。”

“今天,這是第三個人了。”

一個女人的聲音,也不管那個青年是不是愛聽,報怨著。

話雖說得難聽,可她還是手中捧著一碗熱湯,寄給了那個青年。

“能幫,就幫吧,都是鄉裏住著的。”

胡老爺說道。

“可咱家的餘糧也不多了,我這肚子裏還有一個要吃呢。”

胡夫人說道。

“阿玲啊,人命關天,咱們省省,不會餓死。”

“可他們不行,現在能給他們吃上一頓,就能多活幾天。”

胡老爺說道。

好像是已經知道會有人來一樣,胡老爺從房中拿出了半袋早已經包好的穀米,塞到了那個青年的手裏。

“回去吧,我家能幫的不多,快回去吧,省著吃點啊。”

胡老爺說道。

那個青年把那半袋穀米緊緊的抱在了懷裏,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頭,轉身就回去了。

“你啊,總是這樣,咱們家的情況不比往年了。”

“這種好事,別再做了。”

胡夫人說道。

“不行,我不能就這麼看著人家有難。”

胡老爺說道。

“咱家這點糧食,別再往外送了,不然,明年要是再旱,我們也得餓死。”

胡夫人說道。

“可是。。。”

胡老爺還沒說完,話頭就被胡夫人打斷了。

“老爺,咱們家要不是前兩年把收成都存了起來,怕是也活不到現在。”

“他們呢,那時,他們還笑我們是屬老鼠的,不知道把糧食去換成銀錢。”

“他們當時換成了銀錢,有酒有肉,置辦衣物的時候,怎麼就沒想到會有今天。”

“出了事,才想著讓我們去幫。”

“這不是欺負我們麼。”

胡夫人說道。

“這怎麼能是欺負呢,誰都沒有長前後眼,老天爺不下雨,誰能想到。”

“咱們能幫就幫,實在幫不了,我就帶上你,一起出去逃荒去。”

胡老爺說道。

“老爺。。。”

胡夫人說道。

“這雪都下了,明年應該會是個豐年了。”

“我們再挺挺,會好的。”

胡老爺說道。

=====

“咚咚咚。。。”

又是一陣敲門的聲音響起。

“我去開門,你準備一碗熱湯吧。”

胡老爺走出了房門,打開了大門。

“胡老爺,上次給我家的口糧都吃完了,再給我半袋吧。”

來的那人是個二十歲的小夥子,人瘦得像個黃皮子。

“史侄,才五天,你家四口人就吃完了半袋啊。”

胡老爺不太相信。

“是啊,所以我來取口糧來了。”

“反正你都給我七八次了,也不差這一次。”

“快點快點,我還等著回去睡覺呢。”

那小夥子說話間,還不耐煩。

“沒有了,我家也沒有了。”

胡老爺說得是實話,他家的口糧隻夠他家撐到來年的春天。

“我不信,剛才我還看到有人從你家拿了一袋子糧食出來。”

“咱們是幾十年的鄰居了,難道還比不上那個鄰村的。”

“快拿出來吧,等我家有了糧,又不是不還你。”

那小夥說道。

“真沒有了,那半袋穀米是我省下來的,那人說得可憐,才給了他。”

胡老爺說道。

“可憐?誰不可憐,我家不能沒有糧食吃。”

“我爹說了,不白問你要,一袋穀米,換我家一畝地,怎麼樣?”

那小夥說道。

“真沒有了,史侄,你去別處借吧,我家已經無糧了。”

胡老爺說道。

“兩畝。。。”

“我爹說了,兩畝地換一袋穀米。”

小夥說道。

“沒有,你回去吧,去別家想想辦法。”

胡老爺說完,關上了大門。

“姓胡的,給你臉你不要臉,這受了災,我才看清你是什麼人。”

“有糧食不給我,你這是要害人麼?”

“我要是沒有要到糧食,我可怎麼給我爹交待啊。。。”

“啊。。。”

那小夥罵著罵著,蹲在門口哭出了聲。

“這不是史家小子麼,怎麼在這裏哭啊。”

一個老人的聲音在門外響了起來。

胡老爺本來就在門旁邊沒有走。

一聽到這老人的聲音,連忙開了門。

“是大舅啊,您老怎麼來了。”

胡老爺問候著這個老人。

“我啊,家裏缺糧,想。。。再借一些,好過了這個冬天。”

那老人說道。

“前天剛借您老的一袋糧食,怎麼吃得這麼快?”

“您老家裏隻有兩口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