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不能虧待(2 / 2)

張芳芬知道五嬸方桂蘭和小姨張慧芬都會縫縫補補有基礎,隻要上了手,做起來一定很快。

星期三上午,張慧芬回家時才想起張芳芬有事找她,她繞了一點路來到了黃瀚家。

她在交通局的下屬單位上班,工資低上班的地方寒磣,工作內容就是管理三輪車夫,收三輪車夫上交的份子錢,給他們小票。

這個工作其實也是特殊時代的產物,公私合營時三輪車夫都被收編成為了社會主義工人群體中的一員。

他們是正式工,退休有退休工資拿,生病了單位報銷醫療費,見到有人偷偷地蹬三輪、騎自行車拉客就會上前圍攻。

農村人上街蹬三輪、二輪車,靠賣苦力賺點小錢還被“街上人”欺負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中期。

七八十年代,太多坐三輪車的人是單位出公差的。

他們每花一分錢都必須有發票才能夠報銷,整個三水縣三輪車夫使用的小票都要從張慧芬這裏領。

張慧芬上班的地方就是汽車站門口一個隻能容納一個人的小棚子。

此時三水縣的汽車站就在西大街西頭,屬於縣城的中心地帶。

張慧芬的那個木頭小棚子絕對是冬涼夏暖,一旦下雨到處漏水,張慧芬就得去汽車站裏的候車室躲雨。

這份工作張慧芬已經做了十幾年早就跟所有蹬三輪的正式工混熟了,小票都是半個月領一回。

在沒有領導檢查的情況下,沒事幹的張慧芬一天也就是在小棚子裏混三四個小時。

張芳芬見張慧芬來了把方桂蘭也喊來。

方桂蘭在縣塑料製品廠上班,是兩班倒,分早班、午班沒有夜班,她今天是午班,兩點鍾才上班。

張芳芬拿出“雙肩包”的樣品,說了質量要求,又把自己總結的經驗和盤托出,倆人立刻明白了。

她們沒好意思要錢,都表示反正閑著沒事來幫幫忙那是應該的。

張芳芬沒有理會她們的謙讓,告訴她倆,做好一隻“雙肩包”給一塊錢工錢,但是千萬不能告訴別人。

因為活兒不多,萬一知道的人多了,也上門來要這個活兒做,回絕了要得罪人,給她們活兒做,就沒法照顧自己家親戚了。

張芳芬不僅僅了解自己的妹妹,也了解這個妯娌,知道她倆都藏不住話,在第一天就鄭重其事警告她倆不要多嘴。

做一隻“雙肩包”能夠賺一塊錢,吸引力足夠大,倆人都喜滋滋答應悶頭縫紉絕不多言多語。

她們興致勃勃根本不想等到明天開始,立刻動起手來。

第一天做“雙肩包”因為手不熟,時間不夠完成一隻,第二天倆人就能夠輕鬆完成一隻。

張芳芬沒有完全聽黃瀚的勸告,她還是忍不住要親自動手,但是見黃瀚回家就不再做,一天時間除了算布料裁剪好分給方桂蘭和張慧芬,她自己也能夠完成一隻。

……

……

……

……

……

過往的君子請留下推薦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