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怡問道:“朱校長,您那裏還有這一期的《少年文藝》嗎?我想買一本!”
“用不著買,學校買了一百本,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會發一本,你現在還是語文老師,當然有你的。”
韓曉怡道:“有一百本啊?學校哪有這麼多的語文老師,我可不可以掏錢買十本?”
“嗬嗬,不行,學校的語文老師分一分,教育局領導送一送,兄弟學校的校長拿一兩本,一百本哪裏夠?”
馬書記不無遺憾道:“想買的老師和學生肯定很多,當初學校就應該批發五百本。”
“馬書記說得很對,這回我們早點聯係,下一期就批發五百本,不僅僅能夠方便師生,學校還能支出一點點花費,絕對是兩全其美。”
朱校長道:“我從事教育事業大半輩子,沒幾年就退休了,接觸到的學生成千上萬,發現黃瀚那孩子太特別了。不可思議呀!”
馬支書道:“我也教過上千學生,還就真看不懂那個小不點,他這兩天穿的衣服可漂亮呢!他家好像真的發家致富了,賣茶葉蛋真的能賺很多錢嗎?”
朱校長道:“我這輩子都沒做過生意,真不知道,韓老師應該最了解情況。”
韓曉怡道:“具體情況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知道學校裏有不少同學們背的那一種很特別的書包也是黃瀚家做出來的。”
朱校長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怪不得,那種書包真心不錯,看來黃瀚家不僅僅是黃瀚聰明,他父母的腦子也很靈活。
由此可見不能墨守成規啊!我前幾天去教育局,聽領導們說,我們縣已經開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呢!”
馬支書道:“現在搞副業的人家多了起來,我家附近忽然多了許多雞鴨,都是鄰居們養的,據說也能掙不少錢。”
“啊?居委會不管嗎?居民哪能散養雞鴨?”
“管,當然管,可是沒有用,有些人家不自覺,見管的人走了,又會把雞鴨放出來吃野食,弄得巷子裏到處都是雞鴨糞便。”
“這個樣子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城市衛生還要不要?”
……
韓曉怡拿著《少年文藝》興衝衝走進教室,因為臨近期末考試,活動課的故事已經停了,三四班的同學們都在習題。
小韓老師大聲道:“張春梅、黃瀚,請走上講台!”
正在最後一排埋頭寫《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歌詞卡片的黃瀚抬起頭瞧向韓曉怡,一臉茫然。
張春梅已經看見了小韓老師手中的《少年文藝》頓時覺得天旋地轉。
簡直是千呼萬喚使出來,等待的滋味真不好受,張春梅居然激動得渾身哆嗦一時間站不起來。
怎麼回事啊?兩個孩子難道沒有聽見自己喊他們?
小韓老師又提高聲音道:“張春梅、黃瀚,你們的作文已經刊登在這一期《少年文藝》上,朱校長委托我送你們一人一本這一期的《少年文藝》。”
原來是這麼回事,黃瀚一邊走一邊道:“謝謝韓老師,謝謝朱校長和馬書記以及所有的老師同學們!”
這孩子怎麼像領導上台做報告啊?韓曉怡一臉無可奈何。
張春梅過度激動,根本說不出話,挪不動腳步,但是下一秒她就不激動了,因為她笑噴了。
“韓老師,不是應該有稿費嗎?學校一人給了一本書就把我倆打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