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計劃換計劃(1 / 2)

錢國棟在劉莊鎮幹了好幾年農機站站長,管著一二十大隊的農業機械,當然了解種田的所有花費。

因此黃瀚是有備而來,他此時從容不迫地一五一十列舉各項費用累加一畝田的成本,算到最後,沈建華臉色不好看了。

三水縣的“噸良田”是指一年兩熟,一茬麥子、一茬稻子的產量加起來兩千斤。

就按照兩千斤算賬,一畝田也落不下四五十塊錢,也就意味著一個成年人要種十畝田才能夠達到城裏人平均水平的工資。

可是種田真的比較麻煩,閑的時候一個人也用不著,農忙的時候全家上都有可能誤了農時。

三水縣農民人均擁有五分地,真的屬於人多地少。

種田能夠做到口糧足夠還有點餘糧賣錢,但是要靠種田富起來肯定是癡人說夢,僅僅是維持個不餓肚子罷了。

黃瀚道:“叔叔,土地承包僅僅是第一步,基本上能夠解決農村人的溫飽。

要讓農村人走上富裕的道路,還得搞副業,辦鄉鎮工廠,壯大、規範建築公司,鼓勵建築公司招募農村青壯年,進入大城市承攬工程,實現多元化發展……”

黃瀚侃侃而談說了不少,特別強調組建工程隊,以便於有組織有計劃的實現勞務輸出。

這妥妥的是個金點子,因為原本軌跡三水縣就是建築之鄉,縣委一把手更早的關心建築公司的發展,肯定能夠讓三水建築先行一步,更加有利於做大做強。

建築工程公司以後的日子可以紅紅火火接近四十年,足以影響一代人,為三水縣帶來的就業機會和利潤不可估量。

沈建華聽得連連點頭,接近半個小時過去了,他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記了三頁紙。

他翻翻筆記本,看了看自己記下的心得,笑著誇獎道:“你個小孩子說的這些話,我怎麼會有‘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慨呢?”

“過獎過獎,一些淺見而已,上不得台麵。”

沈曉蓉見爸爸那哭笑不得的表情樂了,揮手不輕不重打了黃瀚一下嗔怪道:“好好說話,不許跟我爸爸皮臉。”

沈建國擺擺手道:“曉蓉,你別管黃瀚怎麼說話,又沒外人,怎麼說都行!”

黃瀚之所以說這麼多,還都是挑選了經過驗證的正確方向舉例說明,就是為了讓沈建華有所領悟。

他哪怕認可了一種方式加以推動,效果都會立竿見影。

沈建華在三水縣做出政績,不僅僅有利於他的個人前途,更加有利於三水縣的幾十萬老百姓。

見沈建華聽得很認真,表現出津津有味的樣子,有點虛懷若穀的氣度,黃瀚決定給他支個妙招。

道:“我們縣今年的收成肯定暴增,完成國家的計劃綽綽有餘,叔叔,您千萬不能錯過難得有大量計劃結餘的好機會呀!”

沈建國一時間腦子沒有跟得上,問道:“你是什麼意思啊?”

“很簡單,以計劃換計劃互通有無呀!

今年年底我們縣的生豬出欄量肯定很多,許多工業大城市都缺豬肉。

叔叔應該有不少同學、同事在某些大型國企工作吧?”

“你猜得對!我是有不少同學在部屬大單位工作,你想表達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