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又是新的一年(2 / 2)

由此可見這一年三水縣總體經濟水平又提高了不少。

黃哲遠、黃道武、黃道乾家的經濟條件今非昔比,把夫妻倆都是小學教師原本經濟條件最好的黃道涵完全比了下去。

現在基本上沒親戚、老鄰居跟黃道舟比條件,因為差距太大了,沒有必要自己虐自己。

但是最讓人不服氣的事兒出現了,發了財的農村人多起來了,不少搞副業、幹個體的農民都腰纏萬貫。

以前黃道涵夫妻倆根本瞧不起張禹根一大家子,改革開放前的農村人真的太貧窮,夏天穿鞋的都不超過一半。

誰知時過境遷,張禹根家老五辦起了村辦廠,據說有工人二三十,一個月能掙一兩千塊。

老大張月生更是牛逼哄哄,頭昂得老高,無他,有“自強建築公司”托底,有聯運公司的關係,他跑船來回都是滿載,賺得真不少。

他是個心大的,不準備早早地把借黃瀚的錢還上,謀劃著開了春就去銀行貸款再買一條八十噸的掛槳船。

以前的他沒有抵押物,跑去銀行兩眼一抹黑根本借不到錢,現在截然不同,他有一條價值四萬五千塊的全鋼掛槳船。

因為有黃瀚打招呼,黃道武照顧,張月生買船時用不著排隊,還優惠給了他一千多塊錢,總共花了不到三萬八千塊。

但是物價漲了,船價也漲了許多,張月生現在如果肯把船賣了,四萬五千塊錢人家搶著要。

他是個精明的人,看到了這裏的巨大好處,認為再買一條船肯定能夠賺更多,哪怕坐等漲價也吃不了虧。

老二張菊生、老六張吉生掛靠黃進的“自強建築公司”幹得風生水起,現在也肯定是萬元戶,隻不過他們手裏不可能捏著現錢,大部分錢都變成了建築隊的家夥事兒。

由於張禹根還建在的緣故,跟父母住在一起的老六張吉生比原本軌跡好多了,身上根本沒有一絲暴發戶的張狂。

估摸著有父親多教育幾年,張吉生的人生軌跡能夠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肯定不會是“狗熊掰棒子”最後什麼都沒有了。

現實中這小子離婚、結婚、再離婚、再結婚,然後獨善其身,唉!都是有兩個錢燒的。

黃瀚特意端著酒杯來和張禹根聊天、喝酒,倆人一個未成年,一個要保重身體都不能多喝,淺嚐輒止。

回想前世,此時的世界上已經沒有了張禹根,因此看到精神矍鑠的他時,黃瀚立刻充滿信心。

既然能夠改變張禹根的人生軌跡,讓他依舊健康、快樂地活著,還有什麼難以改變呢?

黃哲遠自始至終陪著邱老師,他是傳統讀書人,最是尊師重道。

邱老師已經適應了跟黃瀚一起過年,現在也是有說有笑,她還主動端起米甜酒敬黃哲遠、趙秀貞、張芳芬……

由於八三年的第一屆麵向全國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好評如潮,也由於國家開始大發展,一年時間,全國電視機的增量以千萬台計。

年三十,萬戶千家的重頭戲當然是等著看春晚,沒有電視機的人家當然會擠在鄰居或者親戚朋友家裏一同收看。

(為了爆更一萬字,熬了兩個通宵,書友們給點推薦票鼓勵一下唄!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