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拿地多便宜?征用也好、合作也罷,隻要產權歸屬剛開始時就別弄成了糊塗賬。
以後僅僅是地皮漲價帶來的紅利也能夠支撐住聯運公司,在成勝利、黃道武手裏,有黃瀚這個先知幫著把脈,三水縣聯運公司絕無可能由於經營不善資不抵債而倒閉。
“事竟成飯店”大廳裏有兩台二十一英寸的彩電在同時播放,還真別說,貌似有了立體聲的效果。
因為春晚結束後要送邱老師回家,黃瀚沒法回家睡覺,隻得忍住起雞皮疙瘩的感覺坐下來看春晚。
此時的陸瑤是個電視迷,眼睛一眨不眨盯著電視,嘴角還蕩漾著笑意,黃瀚放棄了和她聊一聊的打算。
……
大年初一,豔陽高照,黃道舟照舊帶著三個孩子去下壩黃道乾家拜年。
其實黃道乾一大家子已經各有小家,常住下壩家裏的僅僅是黃道乾夫妻倆和在第二中學讀初三的三小。
然黃道舟帶著孩子們來到黃道乾家時,發現黃道乾家六個子女四家子全部到齊了。
有可能被兒女們叮囑了,黃道乾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不中聽的,黃道舟這頓午飯吃得蠻舒心。
春節後的寒假期間,黃瀚的學習小組每天中午一點鍾在徽派宅院集中。
黃瀚發現陸瑤和王慧玲的數學真的不行,但是學英語頗有天賦,她倆的英語成績提高得很快。
由於寒假期間的學習沒有放鬆,開學後,陸瑤、王慧玲、成文閣、錢愛國等等都學得輕鬆。
其實八十年代初,重視子女教育,肯請老師課餘時間進行輔導的家長占比肯定不超過百分之十。
黃瀚相當於是補課老師,幾乎每天給成文閣、錢愛國、陸瑤、王慧玲幾個燒小灶,他們都比較努力,成績得到提高當然水到渠成。
這其實也是一種不正當競爭,其他那些得不到額外輔導的同學肯定吃虧。
管他呢,黃瀚又不是聖賢,做不到博愛大眾,隻能有選擇的幫助小眾。
此時大學沒有擴招,考大學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唯有跑贏絕大多數,才能夠得到讀大學的機會。
離中考還有兩年半,時間足夠了,如此下去,黃瀚堅信自己學習小組的這幾個肯定能夠考得上實驗中學高中部。
過了正月十五,黃進帶著隊伍去滬城搞建築。
那是聯運公司跟村裏談妥條件?批到了手續,砌四棟住宅嘍,用不著村裏花錢,村裏得兩棟樓房。
多種形式解決住房難的頑疾是中央在八一年就提倡的,這種合建模式不違法,還應該屬於積極探索新途徑,應該予以鼓勵,公對公,相關手續辦起來不難。
還有一種建房模式也在悄然興起,就是集資建房,由於物價漲得太快,出現了不少扯皮現象。
歸根結底就是辦事效率低下造成的。
單位都是估算出造價後,開會動員,真把集資款收齊沒幾個月根本做不到。
再批手續開工又是幾個月沒了,然後發現錢不夠了,再次開會要求職工們增資。
失去了信任度的領導難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