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雙刃劍(2 / 3)

導致有的人家十幾年用不著買肥皂、洗衣粉、鹽之類的生活必需品,導致有的人家買不到這些商品直接影響生活。

市領導近距離接近群眾,以對話的方式解答群眾的困惑,效果杠杠的。

文化館的工作人員還編了順口溜、三句半,打快板號召群眾莫要買一堆暫時用不著的東西。

黃道舟、張芳芬、錢國棟、袁大頭、黃道武、王仲仁等等都分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召開職工大會號召職工莫要相信謠言,理性購物,也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主流們的思想不動搖,任何風浪都掀不起來。

隻要黨員幹部真正起到了先鋒帶頭作用,人民群眾就能安心。

三水市的動員力無與倫比,第二天,從居委會的居民小組、到各企業、各機關都在廣泛宣傳國家能夠保障供給、維持物價穩定,勸大家莫要買任何暫時用不上的東西。

因此三水市群眾的情緒在第二天下午就穩定了許多,購買商品時已經開始有序排隊。

隨即各國營商店、供銷社開始補貨,兩個小時內空空如也的各國營商店、供銷社的貨架上又擺滿了商品。

三水市群眾隻要拿上戶口本,購買生活用品都能夠得到滿足。

漸漸地,原本暫時不需要買肥皂、火柴、鹽、醬油的群眾就不樂意花時間去排隊了。

接下來幾天排隊購的物群眾越來越少,市場秩序開始恢複。

三水市能夠做得到從容應對,當然得益於有黃瀚這個先知提前指點,故而各單位的貨物準備得充分。

如果群眾看到國營商店貨架上的正常商品少得可憐,或者幹脆是空的,恐慌肯定止不住。

看到貨架上依舊是琳琅滿目,情緒截然不同。

但是有不少縣市根本沒有準備,被突發的搶購潮一下子買光了生活必需品。

近水樓台先得月,供銷社、商業局的營業員、幹部有職務便利,他們發現生活必需品即將告罄時紛紛走後門購買。

這種行為加劇了恐慌。甚至於出現了群眾圍堵商業局幹部的現象。

有些群眾是跟風,屬於非理性購物,但是一部分群眾是確有需要。

他們拿著錢排幾個小時隊,都買不著急需的商品,情緒頓時失控……

第三天,臨近縣市的群眾就開始湧入三水市,因為他們聽說三水市的國營商店裏不缺貨。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來到三水市的周邊縣市群眾隻覺得眼前一亮。

為啥,這裏井然有序,各大商店門口雖然有排隊的群眾,但是都很從容,都在嘮嗑、說笑,沒有任何人吵架。

商店裏的貨架上跟以往沒有任何差別。

這時有一樣東西體現出價值,那就是三水市戶口。

無論農村人還是城市人,隻要是拿著戶口本就可以買得到限購的商品,商品的數量足夠過日子。

特意從臨近縣市過來搶購的,對不起,買不著。

他們也不全是兩手空空,在三水市有親戚的群眾都能得到一些諸如肥皂、食鹽、火柴之類的商品。

隻不過數量不可能多,都是三水市親戚省下了自己的計劃,勻給親戚一部分。

此時的三水市群眾心裏充滿了優越感,外縣市群眾心裏罵娘,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

地方原本都差不多,這兩年差別咋就這麼大呢?

做到了保障本地戶口群眾的生活必需品供給。

在三水市做生意沒有落戶口的商戶怎麼辦?

好辦!

憑借營業執照去所在居委會辦理臨時購物證明,一樣的能夠滿足生活必需品的供給。

不是小老板是打工仔怎麼辦?

也好辦!

那就得由雇工單位出證明去派出所辦暫住證,憑借暫住證購買。

三水市一樣的執行暫住證管理,不免費,一年收十二塊錢,相當於一個月一塊錢。

別小看這個數字,預計八八年會有四五萬外地人需要辦理暫住證,公安局能夠到手五六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