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裝甲營定型(1 / 2)

出了戰車製造廠,王林又去視察了一下兵工廠和彈藥廠,如今兵工廠主要還是生產頭盔兵工鏟,半自動步槍,衝鋒槍和手雷等輕武器。

彈藥廠則是生產各種子彈,炮彈和航空炸彈以及魚雷,雖然這些東西都便宜,但王林也不想老是兌換。視察完後,王林打算成立一個單獨的火炮製造廠,以後無論是戰車上的機關炮,還是坦克上的主炮,榴彈炮,亦或者是戰艦上的各種艦炮,都由火炮廠設計生產,不然造

船廠和戰車場各搞各的,太浪費資源了,畢竟他們現在的人手也不算充足。

在小露的強拉硬拽下,王林隻得先來到軍營,對裝甲營的編製進行了調整。其實他心裏早就有了方案,就等米下鍋了,一個裝甲營,下轄12輛熊式坦克,12輛履帶式步兵戰車,12輛輪式步兵戰車,兵員600,其中操作人員400人,突擊步兵200

人。

如今有90多輛熊式坦克,暫時編8個裝甲營,所需的步戰車陸續補齊。其實這樣的裝甲營依然不能獨立作戰,王林的設想是,以後幾個或者十幾個裝甲營,配一兩個坦克營,和一兩個自行火炮營,以及裝備各種救援補給車輛的後勤保障營,

組成一個裝甲突擊群。

再配合空中打擊,這樣的空地一體快速突擊戰術,以這時代的武器裝備,別說鬼子,哪怕德軍和老美都擋不住。

坦克營當然要由重型坦克來組成,各種保障車輛,王林打算直接兌換,自己研製耗時耗力太慢了。

所缺的也就是一款對地攻擊的戰機,武裝直升機再合適不過,可那玩意兒太貴了。

在自己不能生產的情況下,王林不打算大規模裝備,所以最終將目光放在了97艦攻身上。

從上次沂蒙山區的戰事來看,那玩意兒用來對地打擊還是非常不錯的。

比俯衝轟炸機的載彈量要大,比轟炸機的命中率要高,很適合改裝成對地攻擊機。

於是小雪隻得再次賴著性子跟在妹妹和王林身後,前往飛機製造廠。

改進版的海鯊已經可以批量生產了,以每天一架的速度正在下餃子,不過要依賴王司令的發動機,好在王林上次兌換了200多台發動機。

“司令,這好辦,隻需在海鯊的兩翼加裝兩門機關炮,就可以了。”

“不錯,海鯊的栽重量,本來就高達900公斤,除了掛載一枚重型魚雷的情況下,能夠滿載,掛其他的炸彈都有多餘。”

飛機製造廠的設計師們,聽完王林的攻擊機方案後,一個個立即就拍著大腿保證,半個月就將樣機搞出來。

王林自然知道他們不是在吹牛,而是事實,鬼子的97艦攻本來就非常適合對地攻擊。

何況他兌換的發動機還是而在後期的,真正的載彈量恐怕遠遠不止900公斤。

隻不過魚雷機需要速度,而對地的攻擊機卻不需要擔心速度問題,反而越慢越好。

所以一番研究後,殺奴軍的首款殲轟式戰鬥機,正式確定,並命名為殲轟1。

機翼兩側下方各自掛載一門6管12.7毫米加特林機關炮,載彈4千發,用於打擊地麵步兵。

機頭再裝一挺7.92毫米機槍,用於自衛,腹部下方可掛載一枚500公斤炸彈,或者兩枚200公斤,和5枚80公斤炸彈,乘員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