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一直沒有大規模裝備暴龍,迄今為止也隻有40多架,不是他不想,而是裝備不起。
一架暴龍的成本在100萬積分,最多飛行一兩百個小時,發動機和許多零件就要替換,再加上平時的維護保養,工錢什麼的都不算,光積分就得再次花費好幾十萬。
所以王林一直都在考慮自己生產機體,甚至是發動機,這樣他就隻需要兌換一些電子產品了,壓力將大大減少,成本能壓縮到二三十萬。
畢竟暴龍的發動機雖然是噴氣式,但複雜和精密程度,遠遠還達不到三代機的發動機。
連二代機都不如,也就比德國研製的噴氣式發動機要強上一個檔次,隻要機器設備到位,有高級技工,還是應該能生產出來的。
接下來的半個月,王林除了偶爾去一趟軍營,指導一下裝甲營的訓練,和去造船廠看看外,就一直待在飛機製造廠。
期間王林兌換了2000多萬的機器設備,和少量的合金材料,以及相關的測量儀器。
半個月的前期準備,飛機的大小和內部結構已經定型,長度10.5米,翼展6.5米,高度3.2米,預計最大重量4500公斤左右。
個頭比前世的陣風戰鬥機縮小了將近1/3,重量減少了一半,而比暴龍現在的機體重量,也隻重了幾百公斤,長度和高度都差不多,但翼展卻要短一半。
說來說去,暴風鳥雖然是噴氣式飛機,可從外觀看起來,和螺旋槳飛機差不多,也就兩側機翼下麵加裝了兩台噴氣式發動機。
作為一款時速八九百公裏的戰鬥機,那長長的一對翅膀,竟然比機身還要長,機動性能好到哪裏去?
對此,王司令早就忍無可忍了,數次升起了想鋸掉一截的衝動,但怕影響整體機身的結構,最終都放棄了。
飛機的大小定型以後,總算進入了樣機製造階段,按照原先的圖紙縮小比例來生產零件。
一些精密的機床和先進的儀器,連王司令都玩不轉,就更別提那些師傅們了,所以王林也隻能一邊按照說明教他們操作,一邊自己摸索。
對於精度的要求,王林放寬了尺度,沒辦法,那流線型的機身,是需要一次衝壓成型的,可那種設備王林破產,也兌換不起。
當工人們熟練地掌握各種新設備後,浪費的材料已經堆了滿滿一間倉庫,全部是不合格的零配件。
王林隻得再次兌換了500萬的合金材料,然後出了飛機製造廠,打算等他們將零件都生產出來,準備組裝的時候再來把關。
至於試飛,打死他都不會親自上的。
“二爺,新型的飛機造的怎麼樣了?”
王林一回到莊園,小雪就迎了上來,顯然,對於噴氣式艦載機也是很期待的。
而劉若兮則是一臉的幽怨,對王林放著正事不幹,天天搗鼓那些飛機坦克,是既無奈又苦笑。
“哪有那麼快,這次的飛機可不比普通的飛機,哪怕樣機造出來了,恐怕都得反複試飛修改一年半載才能最終定型,至於量產隻會更久。”
王林擺了擺手,有些疲憊的坐在了沙發上,都有些懷疑選擇自己製造是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