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巨變的當年,太政府頒布了新的年號,曰‘安平元年’。
但諷刺的是,那之後的世界並沒有得以‘安平’
安平元年冬,五大政權的地域堪稱滴雪未降,這種現象持續了近三年。
富貴之家倒也無所謂,無非是影響了幾年的收益罷了。
但對於底層的人民來,這種大旱是毀滅性的。
僅剩的存糧被吃光後,草根、樹皮變成了珍貴的食物來源。
到了後來,易子而食都不鮮見。
為了尋找食物,大量的百姓離開田土,前往城市就糧。
然而,城市中政府給予的施粥也是杯水車薪。
糧價在黑心商人、大地主的囤積居奇下,漲到了瘋狂的程度。
手工業者一所賺到的錢,甚至買不起一頓所需的糧食。
於是,饑民們將目光轉向了囤積了大量糧食的莊園。。
但麵對護莊的武士,手無寸鐵且毫無組織的饑民們,顯得不堪一擊,知得不知所措的遊蕩在野外,最後饑寒而死。
然而,世界中從不缺乏野心家,饑民們被有心人聯合了起來,各色類似於義軍的組織層出不窮。
於是,更大範圍的暴亂開始了。
聯合起來的‘義軍’們,將來不及應對的公卿莊園洗劫一空。
甚至在紅了眼後,奸淫擄掠等等層出不窮。
之後,大量的武家被雇傭,幫助城中的公卿守護鄉間的莊田。
三年後,隨著幹旱的結束,得以幸存的饑民,大多都選擇了回鄉。
雖然他們的土地,已經在先前的饑荒中賤賣給了地主。但求穩求安的民心態,依舊讓他們選擇回去,即使當佃農也罷
隻有少數在劫掠中心已經野了的饑民,或是選擇落草為寇;或是在繼續劫掠時被武士們打死、打散
總之,紛亂一時間得以平息。
一切似乎都得以好轉,莊園在武士的保護下,得以免受‘義軍’的劫掠;
而城中的公卿們,也繼續過著朱門酒肉臭的生活。
此後,武士守莊的傳統被保留了下來。
與原先私自花錢雇傭不同,在大亂中,太政府冊封了大量‘某某守’、‘某某備’的武家官職,從名分上確定了武家對鄉間莊園、村落等等的守護職責。
五年、十年、十五年過去了,武家對鄉野的控製日趨穩定
在這種背景下,
渦之島,碼頭,漩渦家包括主脈、支脈的頭頭腦腦們聚集在此。
“大長老,您真的決定了嗎?”
“是啊,決定了。老夫空活了百二十年,臨死了卻發現,自己從未好好看過這世界的大好風景。這最後的十年,就讓老夫任性一回。”身材消瘦,脊背有些佝僂,臉上已經出現老年斑的晴明道。
他的右手亦拄著拐杖,背朝著大海,最後看了一眼渦之島,並仔細掃過每個人的臉龐。
似乎是想在最後的光景中,記住這裏的一切。
“族中的一切就拜托你們了”
“大長老您您一路順風。”
他們知道晴明這一去可能就是永別。
一想起大長老可能埋骨於荒野,死前還得自己銷毀身體,前來送別的人就一陣難過。
最終,晴明還是踏上了旅程。
族中記載,‘安平十八年,壽數將近的第++代大長老,孤身泛舟於海卒年不詳。’
《《《《《《《
“十尾之災七百年千年,這就是大約三百年的時差。減去百二十年,按理還有一百八十年但鬼知道這到底準不準確還有,劇情中是木葉幾年來著?“
晴明嚐試著計算此時距離漫畫中劇情開始的時間,但發現這是一種徒勞。
除了他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後經曆的時間外,其餘所謂的‘千年’、‘七百年’,都隻是一個虛數。
這其中存在的誤差,不能以道理記根本就做不得準。
另外,漫畫開始時到底是木葉幾年,他也沒什麼印象了,隱約記得好像是六十多年?
“算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無論是多少年後,我都可以等。”
想到這裏,晴明的臉上露出了曾經青少年時才有的躊躇滿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