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1 / 2)

“這日子沒法過了。”趙宸看著粗陶碗裏的菘菜菽飯,滿臉鬱悶,跟吃了死蒼蠅似的。

菽,也就是大豆,五穀之一,這是一種曆史極為悠久的農作物,甲骨文記作“尗”,象征大豆生長的樣子。

“菽者稼最強”,易種植,產量高,因而是秦人的主食之一。

但是,秦人對大豆的吃法太考驗人的腦洞了。

既不是做成豆腐,也不是炒得焦黃,放少許油,些許鹽巴,吃起來嘎嘣脆,滿口生香,越吃越想。

而是把大豆淘洗幹淨,放在釜裏煮熟,再放些許鹽巴,這就是菽飯。要是覺得這樣不太好吃,味道不好,就把菘菜,也就是白菜切成小段,放在一起煮熟,這就是菘菜菽飯。

趙宸用木箸夾起一粒鼓脹的豆粒,以赴刑場的想法把豆粒送進嘴裏,一股怪異的辛臊味兒滿口亂躥,胡亂咀嚼幾下,艱難咽下,胃裏一陣翻滾,翻江倒海似的。嘴巴一張,就要吐出來,趙宸左手緊緊扼住喉嚨,快把自己掐得斷氣了,胃裏這才恢複平靜。

“越活越回去了,兩世為人,竟然還沒有豬吃得好。”趙宸死死盯著粗陶碗裏鼓脹的豆粒,隻覺自己都快被菘菜菽飯折磨瘋了都,怨氣衝天。

趙宸不是在罵自己,而是在陳述事實。

現代社會的物資日益豐富,我們的生活早就過了“吃飽”的基礎階段,已經在向“吃好”的小康階段邁進,人們的嘴巴也就越來越刁了。認為飼料喂出來的豬肉不好吃,不夠勁道,沒嚼頭,吃起來不香,純糧食喂出來的肉才叫好吃,勁道有嚼頭,滿口生香。

因而,豬就有福了,可以吃到玉米土豆紅薯南瓜,以及人吃剩下的湯湯水水。

有把大豆煮熟喂豬的麼?沒有!

趙宸的靈魂早已不是戰國時代秦國內史郡杜陽縣東陽裏十四歲少年趙宸的靈魂,而是現代人李陽的靈魂。李陽生在新時代,長在新世紀,是農業學院的高材生,在經過一幢高樓時,被從天而降的玻璃給劈了,魂穿戰國末年,成了秦國最底層的一名農家少年。

李陽生性豁達,性格開朗,有一顆大心髒,沒有穿越在大富大貴之家,而是成為一名最底層的農家少年,他倒不放在心上,他相信憑著自己的雙手,總能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唯一不能忍受的就是這吃食了,上頓菘菜菽飯,下頓菘菜菽飯,這不是吃貨所能忍受的,趙宸覺得自己都快成那鼓脹的豆粒了。

“大兄,我放了油的。”妹妹趙萱見趙宸艱難下咽,表功似的道。

不聽則已,一聽這話,趙宸瘋狂吐槽:你那也是放油的話,現代社會的洗鍋水的油水夠你吃一年了。

趙宸是典型的大吃帝國子民,吃貨屬性爆棚,屬於無肉不歡的類型,穿越到秦國,沒肉不說,連油花都沒撈著,實在是受不了,對菘菜菽飯極度感冒,妹妹趙萱年紀雖小,卻是機靈,見他吃飯艱難,就放油犒勞他。

一聽說有油,趙宸挺期待的,但是,當他見識過趙萱所謂放油是怎麼回事後,快絕望了。

趙萱所謂的放油,就是把黑乎乎一團,邊緣焦黑的油脂,也不知道出自什麼動物,放到燒燙的瓦釜裏滋了三下,這就是放過油了。

而且,趙萱還滿臉肉疼,認為放多了。

“放油了?”弟弟趙宇胃口大開,使勁朝嘴裏扒拉豆粒,一雙長箸都快甩成風火輪了,幸福滿滿。

不僅趙宇胃口大開,吃得很香,就是趙萱也是使勁扒拉豆粒,一雙木箸使得飛快,眼睛眯到一起了,享受得不得了。

趙宸看在眼裏,感慨在心頭:古人真是太好養活了!這種在現代社會連喂豬都沒資格的菘菜菽飯,他竟然吃得如此香甜,跟在吃大魚大肉似的。

“油”這個字眼,現代人無感,誰家不沾油你好意思說麼?但是,在戰國時代,這是一個具有奇異魔力的字眼,對最底層的庶人有著無窮的吸引力。

“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膻”,這樣美好的生活,是周天子的特權,非天子不能享受。

到了戰國時代,周天子的權威削弱,已經不能製約諸侯,諸侯僭越已成常態,周天子的特權諸侯也能享受,甚至於不是諸侯也能享受了,不過,這需要雄厚的財力,非達官顯宦,大富大貴之家,是不可能享受得起。

至於最底層的庶民,隻有“食菜”的命,一輩子也不見得能吃上一回肉。甚至於,有可能連油葷也沾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