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驚喜,還遠未結束。
簡明扼要的將小故事講完之後,南方又輕輕按動觸控筆。
投影出的光幕上,文字頁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張素描畫。
小碼頭上,雨霧蒙蒙。高大男子撐起一把大大的雨傘,傘下還有個女孩子,在仰頭與他對視。
隻是個側麵的鏡頭,輪廓和陰影掃得也不算精致。
但李應福的眼睛,卻是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這。。。這分明就是分鏡頭手稿啊!
分鏡頭手稿有多重要,恐怕隻有當導演的才最清楚。
雖然隻是一副畫麵而已,但裏麵包含著的東西,卻已經太多了。
故事的基本風格、人物造型、取景、用鏡角度。。。原本需要耗費無數腦力去尋找勾勒的東西,就是為了能彙聚成這樣的一份手稿。
而且這個畫麵,真的跟剛才聽到的那個故事很搭啊!
南方輕笑:“鬼怪,和他的女主。”
然後又輕輕一按,新畫麵上,是個一身黑衣的男子,頭上戴著複古別致的寬簷帽,麵目蒼白,唇線鮮明。
“男二號,地獄使者。”
“女二號,鬼怪妹妹的轉世。”
“男三號,富三代。”
“三神奶奶。”
南方一張一張放映,附上最簡要的說明。
可李應福的嘴巴卻是越張越大,他現在甚至覺得,整部劇都已經有了五成的把握。
這些手稿實在太棒了,不但人設和形象都鮮明立體,甚至每個人的動作和周邊環境也勾勒了出來。
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形象,一一在他的鏡頭裏具現化。
“咦?!”可正興奮著呢,隨著又一張手稿畫麵的出現,他卻是驚訝出聲。
新手稿上的畫麵,明顯是動作戲,而且是古裝的。
但讓李應福驚訝的,不是上麵的內容,而是這手稿與之前那幾張全然不同的畫風。
畫功好像變差了些,但構圖卻更嚴謹了。幾個畫麵合成一張大圖,動作場景裏還拉上了斜線作為標注。
李應福疑惑的看向南方:怎麼會有兩種風格全然不同的腳本手稿呢?
南方隻是笑。
之前的那些手稿,是他自己畫的,風格類似徐老怪,偏漫畫風。
而最後的這張,卻是國師親自操刀,這,是國師的風格。
是的,有了分鏡頭手稿,一部戲的基調就算是能定下了。
李應福自然會根據劇本,將它們再消化創作為自己的分鏡頭腳本。那才是電視劇的本身。
南方不會傻到去直接給腳本,那是越廚代庖,打導演的臉。
而且他確實也給不了,到了腳本部分,那就是真正實操了,得在現場反複研究過。
取景角度、運鏡方案、是否安裝軌道、每個鏡頭的拍攝時長等等等等。
後麵代表著的,就是成本,時間的、人員的、製景的、場地的。。。
導演各種考量之後,把分鏡頭腳本做好,監製或者製片人簽字確認,拍。
所以腳本才有拍攝台賬的別名。
南方要那麼幹,估計李應福不是被氣瘋,而是真把他當外星人看。
手稿正好。想表達的都在裏麵了,既然李應福能把原版的拍好,那消化掉這些,就必定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