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愛上了銅(1 / 2)

王偉能夠磨出來光滑的竹筒,自然是因為鋸子的出現了。

銅錠被敲成長條狀,然後敲得像紙一樣薄。

再用一根三角形的銅條在薄薄的銅條一端壓出鋸齒,一個簡單的鋸子就出現了。

唯一讓王偉難受的是,銅的硬度畢竟比不上鐵。

像斧頭那樣厚實的東西還無所謂,但是像銅鋸這樣的薄玩意那就比較嬌貴了。

隻要稍微一用力,哪怕就是在鋸竹筒,也會把齒打彎的。

好在這種東西製作起來簡單,而且用處也大,王偉讓王二一口氣的鍛造了幾十根出來。

和銅鋸相比,最讓王偉興奮的,當然是第一個銅桶的出現了。

銅桶不大,體積和電飯煲差不多。

表麵坑坑窪窪的並不光滑,稍微用力,還會變形。

但,這確實是部落裏麵第一個金屬製作的容器啊。

幾塊石頭壘成了一個土灶,銅桶裏麵打滿了水就這樣燒了起來。

短短的十幾分鍾,桶裏麵的水就沸騰了起來。

這個燒開水的速度,比用竹筒慢慢烘烤的速度要快了太多太多了。

王二蹲在土灶麵前,看著銅桶的底部百思不得其解。

銅桶是他打造的,底部並不厚。

按理來,放在火上麵燒上十幾分鍾的時間,溫度不斷累積,早就應該被燒破了啊。

可是這一桶水都燒沸騰了,桶底除了變黑外,居然沒有絲毫的破洞。

這讓王二是越想頭越大,越想頭越大。

雖然搞不清銅桶為什麼燒不破,但卻不妨礙他發現銅桶的大用處。

這幾大家喝開水,已經能夠確定,燒開的河水喝了之後肚子裏麵並不會長蟲。

這樣一來,喝水時候的顧忌就少了許多。

要知道,以前大家喝水的時候都是省著喝的。

隻要不下雨,每山縫裏麵就會滲出來那麼一點水。

不管你有多麼的渴,一能夠分到的分量也就那麼多。

所以每一口水,對於大家來都是異常珍貴的。

特別是夏季熱的時候,有時候為了等一口水能夠把人等得眉毛都急白了。

雖然王偉用竹筒燒水的方法被證實可行。

但是竹筒燒水太麻煩。

離火太近的話,溫度太高,竹筒就會碳化,用一次就不能用第二次了。

離火遠了,半下來水都燒不開。

哪怕就是燒開了,也是幾個時之後的事情了。

雖然這樣已經能夠解決大部分族人的喝水問題,但還是太過麻煩。

如果他們懂得一個詞語叫做成本的話,那他們就會明白。

在這個時代,想要喝開水的話,成本太高,難以普及。

而現在,有了銅桶,眨眼間一桶水就燒好了。

且燒的分量比起竹筒燒的還要多。

這樣一來,首先是人力成本減少了,不需要專門有個人在旁邊看著。

其次是木柴的成本減少了,以前燒一桶水的木柴,現在夠燒幾十桶了。

再然後,就是時間成本的降低了。

這樣燒水不需要人專門看著,一把柴填進去,等到回來的時候就能喝水了,又方便,又簡單。

如果有兩三個這樣的銅桶,那大家以後豈不是再也不用挨渴了?

想到這,王二感覺自己要成為部落裏麵的功臣了。

隻要完成了王偉的任務,他就開始鍛造銅桶了。

有了第一個銅桶的經驗,再鍛造下去,速度就要快很多了。

以前碰到的一些難題,現在都已經有了辦法解決。

所以,當晚上回去的時候,王二已經將第二個,看上去更加漂亮光滑一些的銅桶給鍛造出來了。

而且受到了王偉的啟發,在這個銅桶的兩側,他還用爐子裏麵剛剛淌出來的銅水沾了兩個銅把手在上麵。

這樣裝滿了水後,就更加容易拿起來了。

回去的時候,王二將這兩個銅桶,還有那被他視若珍寶的銅錘,火鉗都給帶上了。

雖然荒郊野嶺的沒有人,但他還是怕自己這些寶貝半夜被什麼野獸給叼走了。

特別是今早上來的時候,爐子裏麵居然衝出來了一窩野兔的情況下,他更害怕自己的寶貝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