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被困,打牌(1 / 2)

最先取出來的,是那些最外麵的陶幣。

陶幣是所有陶器裏麵,製作最簡單的東西。

王偉特意打造的一個空心銅管,將厚薄均勻的陶泥截斷成一個個圓形的泥片。

接著,在泥片的正反兩麵,都會印上簡易的文字。

正麵印的是王,而背麵,則印的是用來防偽的批號。

例如這一批的陶幣,一共燒了八百枚,所以批號就是一,而後麵跟的數字則是八百。

族人暫時並不明白陶幣的用途,對其自然也不會重視。

在他們看來,燒製的這一批陶幣,應該是王偉做的玩具。

否則的話,這種形狀的陶器又有何用。

但等到將來,陶幣的作用逐漸明顯起來的時候,它們的價值肯定也會隨之升高。

那個時候,不乏會有人冒險自己燒製。

而這些批號和數量,就是王偉為了提前預防那種情況所製作的防偽標誌。

陶幣被清點裝筐,王偉是需要帶回去的。

等到王偉清點完所有的陶幣後,陶窯裏麵其餘的東西也都被拿了出來。

王偉親自捏製的陶缸被擺放在正中間,顯得有些鶴立雞群。

其餘的陶器擺放在兩側,延伸出去很遠的距離。

旁邊的族人看著如此多的的陶器,激動的直搓手。

有了陶窯,和火道就是不一樣。

以前的火道,一批隻能燒製幾十個陶器。

若是占地方的陶罐燒的多了,那總體數量就會下降。

而且火道的空間有限,能夠燒的最大的陶器,也不過是上次合歡節的時候,她們所嚐試的那種半人高的陶缸了。

相對於王偉燒製的陶缸,女奴們燒製的算是矮冬瓜了。

盡管如此,她們燒的陶缸,最終也隻有一個勉強能用。

而經過檢驗,王偉所燒製的這些陶缸,沒有一個損壞的,全部合格。

不僅如此,其餘的陶罐陶碗損壞率也極低,相比於火道燒製的陶器來,合格率要高上很多。

看到了這次的收獲,今後專門負責燒陶的這些人恨不得現在就開工,繼續燒製陶器。

隻可惜,現在大雨傾盆,封閉式的陶廠尚未建好,草棚裏麵的空間太,根本無法製陶,眾人隻能將燒製出來的陶器收好,各自去休息,等待著雨停了。

大雨下了一整夜的時間,次日清晨依舊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王偉看了手環裏麵的氣預報,接下來一個星期的時間裏麵,將有五都會有雨。

雖然雨水很大,但溫度並不低。

白在草棚裏麵吃過早飯,王偉留下來了一部分人挖掘排水渠,修繕漏水的草棚,隨後便帶著一部分陶器,朝著部落走去。

大雨過後,道路變得泥濘不堪,一腳下去,踩入黃泥中去,想要將腳抽回來就很是費力了。

到了最後,王偉他們幹脆將草鞋脫掉,用草繩掛在脖子上,赤著腳朝前走。

上電閃雷鳴,地上暴雨傾盆。

毒蟲毒蛇這個時候也早就找好了避雨的地方躲了起來。

沒有找到的,大雨下了一夜現在也差不多都被淹死了。

終於,到了河邊上。

隔著老遠,王偉便看到了河的河水上漲了不少。

原來最寬處不過六七米寬的河,現在變成了十來米寬。

而且水流渾濁湍急,誰也不知道水下是個什麼情況。

原本架在河岸上的獨木橋早已經被水淹沒了。

現在指不定被衝到哪去了。

隔著河,王偉看到了河對岸,一臉焦急的老嫗。

雖然下著大雨,但老嫗卻淋著雨一直在這等著自己。

看到王偉他們,老嫗連忙上前,走到河邊大喊道:“偉,水深,又急,千萬別下水啊!”

喊完了,老嫗又擔心王偉沒有聽見,又讓旁邊的王壯等人幫忙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