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土地太過肥沃,氧氣含量和地球有所不同的原因,這裏的野麥比王偉想象的要好很多。
麥穗相對而言大且飽滿,麥粒的數量也足夠多。
當然了,和地球上那些經過無數年改良篩選雜交的麥子是肯定無法相比的。
但是和地球最初的,那些初代的野麥相比,則是要強上許多倍。
要知道,野麥在人工種植之前,一粒麥穗最多六七粒米。
少得甚至隻有兩三粒。
而且長相和現在的這些麥穗也完全不同,可以經過培育的麥,和初代的麥完全就是兩個品種的植物。
就在王偉仔細觀察這些麥子的時候,各個部落的族長也都帶著東西回來了。
他們有的用草繩提著兩條魚,有的捧著一把褐色的果子。
還有的帶著一掛肉過來。
但是能夠引起王偉注意的,則是那跟著自己最後才回來的兩名族長,他們一人提著一隻色彩斑斕的胖鳥。
這種鳥比地球上的雞稍微一些,但是比春鴉又大上不少。
渾身色彩斑斕看上去格外的顯眼。
被兩人抓著翅膀提在手中,一動都不動的仿佛已經死了。
其餘人看到那兩名族長手中拿著的大笨鳥,皆是露出驚訝的神色。
這兩個家夥,平時那麼摳門,今怎麼突然如此大方。
大笨鳥因為肉質鮮嫩,又太容易捕捉了,導致在這一片地域幾乎快要滅絕了,哪個部落能夠抓到一隻,若是自己不吃,往往能夠換到十幾倍重量的食物。
可以,大笨鳥在這片地域算是最重要的瑰寶了。
他們居然舍得一下子拿出來兩隻大笨鳥來招待王偉,不可謂不是大手筆。
而王偉也是饒有興趣的看著大笨鳥。
隻是看到這兩隻大笨鳥的第一眼,王偉就對它特別感興趣。
沒有別的原因,它們長得太肥了。
當然了,並不是王偉好這一口,在這個時代,任何美食對於王偉來他都能隨便吃到撐。
而且這些食物,在沒有作料和合適的烹調方法之前,很難將它們的味道發揮到極致。
王偉感興趣的就是,這玩意長得很想雞,恩,是‘咯咯噠咯咯噠’下蛋的那種雞。
而且從這兩名族長的口中,王偉已經知道了,這種很像雞的玩意肉質非常鮮嫩。
所以王偉現在感興趣的是它能不能飼養,長得快不快,喂養的食物轉化比例為多少,繁殖起來方便不,可否集群飼養,對食物和居住環境的要求高不高,內心夠不夠強大等等。
其實想要大規模的推廣飼養一些家禽家畜真的是挺難的。
就像是地球上,禽類的動物千千萬,為何最終隻留下來雞鴨鵝。
是因為其餘的動物養不活嗎?
扯淡,在人類手上,基本沒有養不活的東西,隻不過養殖的成本太高,收益太,所以才會被放棄。
若是養殖老虎每隻需要喂給它們一些草料,半年的時間就能長到幾百斤,可以用來殺了吃肉取皮剔骨,你看看現在的家畜裏麵,還有人會養豬麼。
王偉來到這個世界很久了,家畜方麵有草豬,草鹿,但是家禽方麵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替代品。
他曾經考慮過春鴉,抓了幾隻養了一段時間,結果發現這玩意吃的比誰都多,長得比啥都慢。
氣得他最後將那幾隻春鴉都給炸了吃。
有了春鴉這一茬後,王偉基本上放棄了所有鳥類的培育。
因為鳥類飛行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攝取的食物比較多,若是肚子裏麵的分量太過沉重,又會影響它們的飛行,所以長久以來,鳥類進化出來了直腸子。
吃了就能拉,每可以不斷的進食,不斷的拉,這樣吃的食物始終維持一個重量平衡,不會過重影響飛行,又不會因為吃的東西不夠多而導致沒有體力。
因此,想要飼養家禽,首先得排除那些腳不沾地喜歡飛來飛去的家夥。
看著那兩名族長走近了,王偉也迎了上去。
他笑問道:“你們這拿的是?”
“偉,這就是我跟你過的大笨鳥,現在這玩意在我們這可是稀罕貨,平時十半個月都不一定能夠碰到一隻,您一來,我們一下就抓到了兩隻,該著您走運啊!”一名族長奉承道。
“這東西比春鴉大很多啊,一定長了很長時間吧?”王偉笑問道。
“誰知道呢,大笨鳥長得很快,但是到了這麼大的時候就不再長了,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它長了多久。”一名族長立刻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