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暴怒(1 / 2)

氣轉暖,春鴉回歸。

今年並沒有像去年那樣發生倒春寒。

陽湖這邊的磚窯再次冒出滾滾濃煙。

一匹匹的馬被套上韁繩,拖動著馬車奔馳在水泥路上。

去年冬季建造的水泥路,經過幾場凍雨,很多地方都龜裂了。

負責修複工程的馬車拖著水泥,沿路一點點的修補那些龜裂或者凹凸不平的地方。

等到路麵修好後,更多的馬車將一車車的磚塊卸到路邊。

二十裏長的關隘,不過才一萬米。

四千人來修建,也就是平均每人隻需要修建二點五米的長度就行了。

而這二點五米,是有足足一年的修建工期的。

也就是,平均下來,每個人每個月隻需要修建零點二米的距離,每隻需要修零點零零七米就行了。

折合下來,也就是,一個人一隻需要修建不到七毫米寬的關隘,一年的時間,整個關隘就能修建完成。

哪怕這個關隘在王偉的計劃中,有三米高,三米寬,一人一搞出來七毫米的長度也是絕對絕對沒有問題的。

更何況,在王偉的調配下。

這四千人分工協作,砍樹的,燒炭的,燒磚的和燒水泥的各司其職。

批量化的生產,能夠最大程度的節省人力和時間。

寬敞平坦的水泥路,讓運輸變得簡單起來。

哪怕現在的工期,距離約定的時間隻剩下八個多月,王偉也絲毫不急。

因為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當地基被填滿,當牆線被拉直,當第一塊磚被砌在地上的時候,沿著水泥路修建的關隘,就以驚人的速度成型著。

別一個星期不見了,哪怕就是一不見,關隘也會朝前延伸一兩米的長度。

而整條關隘,被分成了四十份,從四十個不同的起始點同時動工,每個組三十人,分成了三組,隻要氣晴朗,一二十四時不停歇的開工。

白太熱了就戴著草帽。

夜晚看不清,就打著火把。

整條馬路上,一到黑車水馬龍。

出廠的還帶著餘溫的磚塊,熱騰騰散發著刺鼻氣味的水泥一車車的被送往各個工地。

其實,若不是為了架木梁,一個組光是砌磚的,隻需要六七個人就夠了。

如果氣能夠一直晴朗下去,王偉計算了一下,每個組每砌一點七八米長的關隘,隻需要五個月,甚至隨著他們砌磚的手法越發的迅速,這個速速還能更快。

而多出來的三個多月,則是王偉預留出來的惡劣氣無法開工的時間。

一千二百人不停歇的砌磚,剩下的兩千八百多人則專門負責後勤工作。

他們要負責燒磚,燒水泥,要負責將這些東西運到各個施工地點。

他們要負責下湖捕魚,供應眾人的食物需求。

他們甚至需要將足量的食物,一七趟的帶到工地上,確保砌磚的工人不會因為吃喝問題而耽誤時間。

整個陽湖工程隊,如同一台高效率運轉的機器一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碌,上麵的任務由王偉指派到各個大組。

每個大組再分配給他們的組。

然後由組長詳細分到某個人的手中。

隨著專門負責砌牆的瓦工手法逐漸純熟,每個組每的進度也在增長著。

有的組鉚足了勁,就是為了能夠成為第一個二十四時修建關隘長度穩定突破兩米的傳奇組。

其實,若隻是砌磚,兩米長,三米高,四米寬的城牆,也不過才二十四立方米的空間。

哪怕就是用磚塊填滿,三十個人,一一人也能夠輕易的填滿數立方米的空間。

之所以進度如此緩慢。

一個組三十人,二十四時晝夜不休的忙碌,一隻能砌出來一兩米的距離。

一來是他們不是專業的瓦工,幹活的時間還很短。

掉線找垂直,找水平消耗的時間太多。

二來就是因為王偉的要求比較高。

關隘不僅要牢固,還要用梁木支撐起來,外牆厚,內牆薄,中間是空的,能夠屯兵和存放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