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鴻鈞對於陽神體係的打破之舉與真正的浩然之道(1 / 2)

在大乾王朝的皇宮內,

楊盤不管心頭怎麼想,最後還是稱道上一聲:“真人,楊盤願意。”

當“聖人”就聖人了,楊盤迫於無奈隻得發下了一個“違背本心”的大宏願。

而鴻鈞見了他發下這個宏願後,

直接操控世界意誌讓它應下,並且讓楊盤心生感應,明白這是他一生的道路,否則修煉之途便寸步難行。

隱隱看到楊盤難看的臉色,鴻鈞語氣頗為冷淡地說道:“你也莫要覺得本尊欺壓於你,一則此為正道,有大千世界意誌扶持;二則既然是本尊所提出,自有所想,未嚐不是你的機緣。”

“......”楊盤沉默片刻,轉而帶上喜色,並拱手施禮道:“楊盤謝過真人指點。”

“有古老的記載,世間是一個大苦海,人在海中,肉身如船,魂兒則是船裏的人。而人活在苦海上,卻是尋得登上彼岸,如同修行,船載著人,一直向彼岸行駛。由此大體來說,便是有修煉肉身,行堅固船身,直至苦海的彼岸之舉。或是修煉魂兒,使船裏的人熟悉水性之道。”

“這就是你們常認知的修武道成人仙,修仙道則成神仙。”鴻鈞語氣淡然地講述著,可不僅是本土的楊盤第一次聽說這個比喻,就算是月神常羲也覺得新鮮不已。

“然而大道三千,通往彼岸的道路絕不止這兩條。聽聞在大乾王朝便崇尚於儒學,更有儒生學子言之,子不語怪力亂神,且讀書人內心剛正嚴明,自身念頭強大純淨已經近乎於道家之中的陽神天仙了,甚至比起某些還不能顯形,隻能托夢與報應的陰神可強大太多。”

“這個、隻是儒生之見罷了。”楊盤沉吟一會,如實地回答了鴻鈞,確實隻是儒生之見。

手無縛雞之力?還想做什麼?也就剩嘴炮了,在天子麵前屁都不是。

沒看武溫侯洪玄機對於某個兒子,就是禁止洪易練武、修仙,唯獨肯讓他讀書嗎?

“儒生與“文氣”現在確實不行。”鴻鈞淡然地肯定著,又再次提問道:“你可知何為修道之人的精、氣、神?”

楊盤聽了,微微搖頭,他是猜測出了一點,但是又有些不明白,覺得幹脆就是搖頭算了。

在另一邊,

“......”鴻鈞對於他的心裏活動,一下子便探知過來,這是把裝逼的機會留給自己?悄悄看了一眼身邊柔情似水的月神常羲,鴻鈞卻覺得自己已經不需要通過裝逼來攻略。

“精,其泛指有形狀態之精微物質,是萬物活動的各層次有形元素,常為固體或液體狀態,可看成肉身之道,為船兒。神可看成是魂兒,為船裏的人。可還有一物,為“氣”。”

“氣者,為無形狀態之精微物質,可名曰浩然之氣。其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且塞於天地之間。而其為氣也,配之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之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鴻鈞介紹之間,終於取出了一物,為絲薄狀,上麵可見有不少的字紋。

“此為浩然正氣之法。”鴻鈞又把他朝楊盤遞過去,說道:“仙武之道,在於天賦、資源、心性。而此法隻要心氣,如同苦海的船裏人兒之心,秉承心頭一口氣,堅持不懈,終可登達彼岸。”

“......真人放心,楊盤一定讓它傳遍於大乾王朝上下。”楊盤目光複雜地接過手中之物,這個東西可是要打破平衡的東西啊。

除開修行者,天下間是什麼“人”最多?就是普通人啊!

“嗯,本尊期待你的道途,莫要忘了你的大宏願。有緣再會,小常羲,我們走吧。”鴻鈞拉過身邊的常羲手腕,在楊盤再看之時已經失去了兩者的身影。

......

同時處於大乾王朝帝都內的某處高空,

常羲好奇地問道:“師尊,大宏願真的有這麼強大嗎?”常羲明顯指的不是陽神世界的,而是洪荒世界的宏願。

“宏願乃立心得位。”鴻鈞為常羲解釋起來,大意是說宏願是自己立下的“心”,而多數是求得所承擔的“天地認可”尊位,其在於樹心,也在於立“願”。

“那師尊~”常羲依戀地靠近鴻鈞,柔聲細語地問道:“怎麼選擇這個世界帶常羲過來玩,還以為是你上次所說的西方神話世界呢。”

“在至尊寶的世界,師尊見得了佛道之爭。如今來得此方世界,倒想觀“氣”之一道,是否適合推廣於洪荒。”鴻鈞的目光看穿時空,望向了虛無,有些感慨地說道。

所謂“浩然正氣”,絕不是讀書就行,尤其自以為是的四書五經。浩然正氣,本意為“正大剛直的氣勢”。

孟子認為這種“氣”是用正義和道德日積月累形成的,不可是偽善,更不可以掛上了正義和道德的招牌而獲取。

其,充斥於天地之間,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蒼冥。

孟子的心很大,在於教化萬民,正是亞聖的想法,絕不是僅僅為了讀書人。

而文天祥更認為浩然正氣,一樣是為正氣,並非有指“文氣”,是貫日月,立天地,乃三綱之命,道義之根。